[实用新型]单体电池和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6540.5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51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木贵;周亮;李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5 | 分类号: | H01M50/15;H01M50/103;H01M50/548;H01M50/531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体 电池 模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单体电池和电池模组。本申请的单体电池包括方形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两端的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电芯、设置在电芯两端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顶盖上设置有第一极柱,第二顶盖上设置有第二极柱,电芯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极耳,电芯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极耳,第一极耳穿设于第一贯通孔并与第一极柱电连接,第二极耳穿设于第二贯通孔并与第二极柱电连接,本申请的单体电池能够在组装的过程中,避免顶盖对电芯的损伤,进而提高单体电池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体电池和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动力锂电池的广泛应用,锂电池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市场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空间利用率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电池的结构呈多样化发展,由原来的圆柱发展到现在的方壳、软包等形态。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的形式也有不同技术路线,目前采用由方形长电芯直接成组成电池包的方式为现阶段一种较为热门的技术路线。采用该类长电芯结构电池,具有比其他以往小尺寸电芯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大的散热面积、更高的安全性等优点。但长电芯由于电芯尺寸较长,厚度一般设计较薄,其电芯制备工艺相对复杂。另外,在装配长电芯结构的电池时,顶盖容易与电芯接触,造成装配产品合格率低且电池的安全隐患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安全性高的单体电池,适用于长电芯的生产制备,在单体电池组装的过程中,能够防止顶盖刺破电芯,提高单体电池的合格率。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单体电池的电池模组。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单体电池,包括壳体、顶盖组件、电芯和支架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顶盖组件包括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所述第一顶盖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顶盖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一顶盖上设置有第一极柱,所述第二顶盖上设置有第二极柱;电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极耳,所述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极耳;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顶盖与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顶盖与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极耳穿设于所述第一贯通孔并与所述第一极柱电连接,所述第二极耳穿设于所述第二贯通孔并与所述第二极柱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单体电池,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单体电池采用双顶盖的设计,特别适用于长电芯的生产制备,方便长电芯制备过程中装配、焊接等工序;另外,通过在电芯的两端与顶盖之间均设置支架,在组装的过程中能够避免顶盖直接接触电芯,减少顶盖对电芯的损害,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及合格率;另外,通过在电芯两端的支架上均开设贯通孔,电芯两端的极耳分别穿过贯通孔与顶盖上的极柱电连接,从而使得支架贯通孔能够收拢固定极耳的根部,方便极耳与极柱的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阻挡板,两个所述第一阻挡板之间的间隔限定出所述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阻挡板,两个所述第二阻挡板之间的间隔限定出所述第二贯通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单体电池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极耳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极柱电连接,所述第二极耳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极柱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极耳具有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由所述第一极耳在所述第一支架处弯折而形成,所述第二极耳具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由所述第二极耳在所述第二支架处弯折而形成。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极耳夹持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极耳夹持部,所述第一极耳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第一极耳,所述第二极耳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还具有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由所述第一极耳在所述第一极耳夹持部的开口端弯折而形成,所述第二极耳还具有第四弯折部,所述第四弯折部由所述第二极耳在所述第二极耳夹持部的开口端弯折而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65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窗帘花边装饰带
- 下一篇:一种同步进料冲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