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撑式起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7184.9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79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文再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再平 |
主分类号: | B66C1/56 | 分类号: | B66C1/56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赵晨宇 |
地址: | 412105 湖南省株洲***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撑式 起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撑式起吊装置,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吊杆、多组滑撑组件和用于与涵管抵接的支撑件,滑撑组件与吊杆滑动连接,滑撑组件与支撑件铰接,吊杆上设有限制任意一组所述滑撑组件运动的限位块。利用本实用新型作业时,无需人为下井取绳,消除了安全隐患的同时还保障了人的生命安全,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撑式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井,主要用于开采地下水的工程构筑物。可用于生活取水、灌溉;也可用于躲避隐藏或贮存一些食物等。目前,大多数直径较大的水井井壁采用石砖垒砌或涵管堆叠而成。现有的水井施工中,涵管结构水井一般为圆形,涵管的埋设需要借助起重机或者吊机将涵管吊起,通过缆绳捆绑固定,再将涵管竖直放入水井内,再由人进入井内将缆绳从涵管取下,在吊运过程中涵管容易从缆绳中滑落,且人为取绳十分不便,安全风险增高,易发生事故。鉴于此,发明人经过潜心研究后提出一种内撑式起吊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撑式起吊装置,无需人为下井取绳,消除了安全隐患的同时还保障了人的生命安全,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内撑式起吊装置,其包括吊杆、多组滑撑组件和用于与涵管抵接的支撑件,上述滑撑组件与上述吊杆滑动连接,上述滑撑组件与上述支撑件铰接,上述吊杆上设有限制任意一组上述滑撑组件运动的限位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滑撑组件包括滑套和多个连接杆,上述滑套与上述吊杆滑动连接,任意一个上述连接杆一端与上述滑套铰接,任意一个上述连接杆另一端均铰接有上述支撑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上述连接杆的长度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杆为四个,四个上述连接杆沿上述滑套周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转动轴,沿上述吊杆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上述限位块通过上述转动轴铰接于上述安装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与上述支撑部连接的校正部,上述支撑部与上述校正部之间具有夹角,上述支撑部与上述校正部的连接拐角朝向上述吊杆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部与上述校正部之间的夹角为160°~16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部与上述校正部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部靠近涵管的一侧设有纹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吊杆还设有与吊钩配合使用的吊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撑式起吊装置,其包括吊杆、多组滑撑组件和用于与涵管抵接的支撑件,滑撑组件套设在吊杆外,且可以沿吊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滑撑组件远离吊杆的一端与支撑件相铰接,吊杆上设有限制任意一组滑撑组件运动的限位块。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将整个装置放置在涵管内部,然后通过起重机或者吊机缓慢提拉吊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此时,滑撑组件与限位块相抵触以限制其向吊杆下部运动,当滑撑组件在吊杆上滑动时,支撑件被滑撑组件紧紧地与涵管内壁相抵触,由于支撑件与涵管内壁之间形成巨大的摩擦力,涵管无法受自身重力而下落,故而将涵管吊起,最后缓缓移入水井之中。涵管竖直放置好之后,吊杆向下滑动,解除限位块对滑撑组件的限制,随之支撑件与涵管内壁相分离,取出起吊装置即可。这样无需人为下井取绳,消除了安全隐患的同时还保障了人的生命安全,也提高了涵管吊装的速度和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再平,未经文再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71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型材机器视觉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测井电缆清洗环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