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淬火池底部杂质清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90872.0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14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博;孟庆民;朱代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广进热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87 | 分类号: | B08B9/087;B08B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淬火 底部 杂质 清理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淬火池底部杂质清理机构,设置在淬火池内侧下部,包括导轨、电机、丝杆以及扫描杆;所述导轨位于淬火池内壁下部,所述电机位于淬火池外侧壁上,所述扫描杆通过滑块与导轨活动连接,所述丝杆与电机的转轴同轴连接,所述丝杆贯穿滑块上的螺纹;所述扫描杆内部设置有内管路,所述扫描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抽吸口和第二抽吸口,所述第一抽吸口和第二抽吸口均与内管路连通;所述扫描杆的底端还设置有毛刷和挡片;所述扫描杆的顶部设置有抽吸管,所述抽吸管与内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一种淬火池底部杂质清理机构可自动实现淬火池底部的杂质的抽吸清理,代替人工操作,降低人力劳动强度,清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淬火池底部杂质清理机构。
背景技术
铁质工件的淬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在淬火处理过程中,需要借助淬火池来进行急速冷却。目前,市场上的淬火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池内会存在氧化杂质,并且呈沉淀物沉淀在淬火池的底部。
现有的清洁方式是人工手握抽水管,将管头伸入淬火池内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将杂质抽吸出来。但是,工件进入淬火池之前为高温状态,人工操作的方式不仅会导致杂志清理速度较慢且不易清理干净,还会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淬火池底部杂质清理机构,可自动实现淬火池底部的杂质的抽吸清理,代替人工操作,降低人力劳动强度,清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淬火池底部杂质清理机构,设置在淬火池内侧下部,包括导轨、电机、丝杆以及扫描杆;所述导轨位于淬火池内壁下部,所述电机位于淬火池外侧壁上,所述扫描杆通过滑块与导轨活动连接,所述丝杆与电机的转轴同轴连接,所述丝杆贯穿滑块上的螺纹;所述扫描杆内部设置有内管路,所述扫描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抽吸口和第二抽吸口,所述第一抽吸口和第二抽吸口均与内管路连通;所述扫描杆的底端还设置有毛刷和挡片;所述扫描杆的顶部设置有抽吸管,所述抽吸管与内管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与淬火池的底端面相平行,所述扫描杆与淬火池的底端面相平行并且留有间隙;所述第一抽吸口和第二抽吸口均沿扫描杆的长度方向成直线阵列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毛刷与淬火池的底端面相垂直,所述毛刷位于第一抽吸口和第二抽吸口之间的位置处,所述毛刷的底端与淬火池的底端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挡片与淬火池的底端面相垂直,所述挡片具体位于第二抽吸口远离第一抽吸口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挡片的底端设置有刮片,所述刮片通过连接座与挡片底端连接,所述刮片倾斜设置并且与淬火池的底端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淬火池底部杂质清理机构,通过导轨、电机、丝杆、滑块、扫描杆、毛刷、挡片、刮片以及抽吸管的配合使用,可自动实现淬火池底部的杂质的抽吸清理,电机通过丝杆驱动扫描杆在淬火池底部扫描式平移,代替人工操作,从而降低人力劳动强度,并且平面式的扫描对保证杂质的清理较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淬火池底部杂质清理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淬火池底部杂质清理机构的扫描杆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淬火池;2、导轨;3、电机;4、丝杆;5、滑块;6、扫描杆;61、第一抽吸口;62、第二抽吸口;63、内管路;7、毛刷;8、挡片;9、连接座;10、刮片;11、抽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广进热处理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广进热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90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