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波分复用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91269.4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9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余文杰;柯旋;章仕平;苏坚林;李环宇;骆群锋;唐伟然;梁杰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93 | 分类号: | G02B6/293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分复用 器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波分复用器件,包括双光纤尾纤、第一透镜和反射滤波片,并且,第一透镜为球面透镜。该波分复用器件采用球面透镜替代现有的自聚焦透镜,可节省成本,降低了器件生产的工艺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波分复用器件采用自聚焦透镜而导致的设备成本较高、生产工艺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分复用器件。
背景技术
在光纤通信网络中,为了减少光纤的重新铺设,需要使多个信号能够在现有的光纤网络中合并在一起共同传输(合波),到达终端后再将各个信号逐一分开(分波),基于这种需求,发展出波分复用器件。无源波分复用系统信号传输示意图如图1所示,从发送机E/O发出的若干个信号,经合波器MUX合并到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再经过一段距离后到达终端(中途可能需要用光纤放大器OFA增强已减弱的信号),在终端使用分波器DMUX将每一个信号一一解开,最后经接收机O/E实现信号传输功能。但是,在波分复用器件中,现有技术多采用自聚焦透镜,导致设备的成本较高,且生产工艺难度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波分复用器件,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波分复用器件采用自聚焦透镜而导致的设备成本较高、生产工艺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波分复用器件,包括:
连接管、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一端的反射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管另一端的单光纤准直器;
所述反射组件包括:
双光纤尾纤,所述双光纤尾纤通过第一支撑管安装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
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安装于所述双光纤尾纤的内端,所述第一透镜为球面透镜;
反射滤波片,所述反射滤波片通过连接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双光纤尾纤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单光纤准直器包括:
单光纤尾纤;
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安装于所述单光纤尾纤的内侧;
第二支撑管,所述单光纤尾纤通过所述第二支撑管安装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所述第一支撑管和所述第二支撑管均为玻璃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内壁与所述双光纤尾纤的外壁间隙配合,且/或,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外壁与所述连接管的内壁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内壁与所述单光纤尾纤的外壁间隙配合,且/或,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外壁与所述连接管的内壁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镜为球面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滤波片均为薄膜滤波片。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滤波片的波段为1310波段、1490波段或1550波段。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承载玻璃管,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双光纤尾纤的一端插装固定于所述承载玻璃管内;
焦距玻璃管,所述焦距玻璃管插装固定于所述承载玻璃管内,且所述反射滤波片粘接于所述焦距玻璃管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波分复用器件,包括双光纤尾纤、第一透镜和反射滤波片,并且,第一透镜为球面透镜。该波分复用器件采用球面透镜替代现有的自聚焦透镜,可节省成本,降低了器件生产的工艺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波分复用器件采用自聚焦透镜而导致的设备成本较高、生产工艺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912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