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装挡圈式夹紧力可调偏航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91473.6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7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游思斌;蒋鑫平;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华伍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095 | 分类号: | F16D65/095;F16D65/18;F16D121/04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黄新平 |
地址: | 331100 江西省宜春***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卡装挡圈式 夹紧 可调 偏航 制动器 | ||
一种卡装挡圈式夹紧力可调偏航制动器,包括安装架、上钳体、下钳体、安装螺栓,上钳体、下钳体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在安装架上,制动盘上端面与安装架之间设置上摩擦片,其特征在于,下钳体上开有通腔,通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下摩擦片、活塞、导向杆、支撑柱、锁紧螺母、调整螺栓,支撑柱通过定位键及挡圈固定在下钳体通腔内,调整螺栓与支撑柱螺纹连接,锁紧螺母套在调整螺栓上,锁紧螺母的内端端部与导向杆接触,导向杆与活塞之间装有碟簧组,碟簧组套在导向杆上,下摩擦片与活塞连接,并装在制动盘下端面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装挡圈式夹紧力可调偏航制动器,具有可靠性高、夹紧力稳定、调整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的偏航制动器,具体为一种卡装挡圈式夹紧力可调偏航制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风力发电机偏航制动器中的被动式偏航制动器,大多采用在下钳体中加工螺纹方式,再配置螺纹调整件,通过螺纹调整件来进行夹紧力的调整,其存在问题有:不便于加工;夹紧力调整后不便于锁定;螺纹调整件为厂家自行加工产品,需要使用厂家配套的专用工具才能进行调整,同时螺母调整件直接与碟簧接触,调整时调整螺母件与碟簧有相对移动,造成调整螺母的磨损,影响碟簧的压缩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紧力稳定、方便调整的卡装挡圈式夹紧力可调偏航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装挡圈式夹紧力可调偏航制动器,包括安装架、上钳体、下钳体、安装螺栓,上钳体、下钳体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在安装架上,制动盘上端面与安装架之间设置上摩擦片,上钳体的侧面与制动盘之间安装有侧向摩擦片,其特征在于,下钳体上开有通腔,通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下摩擦片、活塞、导向杆、支撑柱、锁紧螺母、调整螺栓,支撑柱通过定位键及挡圈固定在下钳体通腔内,调整螺栓与支撑柱螺纹连接,锁紧螺母套在调整螺栓上,锁紧螺母的内端端部与导向杆接触,导向杆与活塞之间装有碟簧组,碟簧组套在导向杆上,下摩擦片与活塞连接,并装在制动盘下端面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装挡圈式夹紧力可调偏航制动器工作原理是,碟簧组压缩产生的碟簧力通过活塞、下摩擦片作用在制动盘上,碟簧组产生的反作用力,通过导向杆、调整螺栓、支撑柱传递至挡圈上,夹紧力可通过旋拧外伸的调整螺栓来改变碟簧组的压缩量,实现夹紧力的调整,夹紧力调整到位后,将锁紧螺母拧紧,可以确保螺栓不松动造成夹紧力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装挡圈式夹紧力可调偏航制动器,具有可靠性高、夹紧力稳定、调整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1、上钳体,2、下钳体,3、下摩擦片,4、活塞,5、碟簧组,6、导向杆,7、定位键,8、支撑柱,9、挡圈,10、锁紧螺母,11、调整螺栓,12、制动盘,13,安装架、14、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卡装挡圈式夹紧力可调偏航制动器,包括安装架13、上钳体1、下钳体2、安装螺栓14,上钳体1、下钳体2通过安装螺栓14固定在安装架13上,制动盘12上端面与安装架13之间设置上摩擦片,上钳体1的侧面与制动盘12之间安装有侧向摩擦片,其特征在于,下钳体2上开有通腔,通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下摩擦片3、活塞4、导向杆6、支撑柱8、锁紧螺母10、调整螺栓11,支撑柱8通过定位键7及挡圈9固定在下钳体通腔内,调整螺栓11与支撑柱8螺纹连接,锁紧螺母10套在调整螺栓11上,锁紧螺母10的内端端部与导向杆6接触,导向杆6与活塞4之间装有碟簧组5,碟簧组5套在导向杆6上,下摩擦片3与活塞4连接,并装在制动盘12下端面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华伍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华伍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914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接触面外电极光场耦合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