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维修的ECT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92216.4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44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有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2 | 分类号: | G01N27/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齐文娟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维修 ect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维修的ECT传感器,包括流体管道、套设在所述流体管道外部的测试装置以及设于所述测试装置外部的屏蔽罩,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套设在流体管道外部的套管、设于套管外部的电极片以及分别与所述电极片电连接的导线,所述屏蔽罩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紧固件,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一端铰接,其另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端对称设置与流体管道相适应的容置槽。本实用新型可实现ECT传感器在安装状态时的便捷维修,避免在ECT传感器出现故障时需将ECT传感器拆卸下来再进行维修的繁琐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维修的ECT传感器。
背景技术
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根据被测物质各相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当各相组分分布或浓度分布发生变化时,将引起混合流体等价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从而使测量电极片对间的电容值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应的图像重建算法重建被测物场的介电分布图。电容层析成像分为圆周是和平面式两种。
ECT因具有快速、安全、廉价等优点而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过程成像技术。ECT技术已被应用于气液两相流空隙率测量及流型识别、流化床气固两相浓度分布可视化、气力输送、火焰可视化、冻土水分迁移过程的可视化等多个领域。
现有技术中,ECT传感器一般都是一体式固定连接的,当ECT传感器发生故障时,需要将ECT传感器从测试管路中拆卸下来,再进行维修,操作繁琐,给ECT传感器的检测和维修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维修的ECT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便于维修的ECT传感器,包括流体管道、套设在所述流体管道外部的测试装置以及设于所述测试装置外部的屏蔽罩,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套设在流体管道外部的套管、设于套管外部的电极片以及分别与所述电极片电连接的导线,所述屏蔽罩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紧固件,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一端铰接,其另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端对称设置与流体管道相适应的容置槽。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包括设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锁扣。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远离铰接端的一侧对称设置与导线相适应的半圆状槽,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后,两个所述半圆状槽形成电线孔。
优选地,所述电极片和与电极片电连接的导线在套管环周设置多组。
优选地,所述导线外部设有用于将多根导线收拢的固定圈。
优选地,所述套管由对称设置且其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锁紧件固定连接的两个半管组成。
优选地,两个所述半管在远离所述铰接端对称设置凸缘,所述锁紧件为穿过凸缘的螺栓。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上设有弧形连接件,所述弧形连接件上靠近所述半圆状槽处设有电线通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作用下,便于将屏蔽罩从流体管道上拆卸下来,从而方便对屏蔽罩内部的部件进行测试和检修,在两个半圆状槽的作用下形成电线孔,方便导线的穿过,同时,可将两个半管从流体管道的外部取下,方便对套管外部的电机和导线进行维修或更换。本实用新型可实现ECT传感器在安装状态时的便捷维修,避免在ECT传感器出现故障时需将ECT传感器拆卸下来再进行维修的繁琐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维修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有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有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92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防摇摆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烧结机料面可调式组合平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