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楼梯隔震的专用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93524.9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6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魏然;柳向东;管庆松;唐均;李光雷;马振霄;姜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E04F1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闫红烨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楼梯 专用 支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隔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楼梯隔震的专用支座;包括上层连接部、下层连接部和设置于上层连接部与下层连接部之间的消能变形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造价低廉,施工简便,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楼梯的隔震技术方案,也可以广泛用于装配式建筑楼梯隔震技术方案,避免建筑楼梯早于主体结构破坏,避免传统楼梯方案的楼梯间刚度较大易破坏,本方案极大提高建筑楼梯抗震性能,充分发挥地震中楼梯安全岛的作用,充分发挥地震中紧急疏散和逃生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隔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楼梯隔震的专用支座。
背景技术
楼梯间在建筑物中起着垂直通道的重要作用,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则成为紧急疏散的安全通道。然而在历次的重大地震灾害中,楼梯间构造往往先于建筑主体结构发生破坏,切断了人们的逃生通道,从而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这主要是由于传统楼梯设计无法避免楼梯间对整体结构性能的不利影响。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1.15条规定“对于框架结构,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应进行楼梯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而楼梯构件参与结构整体计算后,楼梯构件尺寸和配筋面积加大将导致楼梯间的局部刚度再次放大,地震作用下楼梯间分配的剪力再次增大。为了弱化楼梯与整体结构的连接,《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一提出了滑动楼梯的做法,在梯段与低端梯梁连接处设计滑动支座,而滑动楼梯在梯段与低端梯梁连接处设计滑动支座,整个梯段则成为悬臂构件,在地震作用下梯段低端便产生剧烈的悬挑跳跃现象,极易使梯段在与高端梯梁连接处被拉裂。
上述抗震设计方法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能够增强楼梯的抗震能力和减轻地震灾害,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建筑结构中楼梯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也不能改变其结构破坏模式,故仍不满足抗震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楼梯设计从思路上进行创新或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楼梯隔震的专用支座,通过上层连接部和下层连接部支座和楼梯结构浇筑连接成一整体结构,从而实现楼梯的隔震效果。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用于楼梯隔震的专用支座,包括上层连接部、下层连接部和设置于上层连接部与下层连接部之间的消能变形部。
进一步,所述上层连接部和下层连接部由间隔设置的若干凸起块组成,相邻的两凸起块间形成凹槽结构。
进一步,所述凸起块可采用钢材,也可采用其他高硬度材料。
进一步,所述凹槽结构可以单方向设置,亦可多方向交叉设置。
进一步,所述凹槽结构在其延伸方向上可以通长设置,亦可将其长度控制在连接部长度范围内。
进一步,所述凹槽结构其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梯形或平行四边形等其他各种卡槽形状。
进一步,所述上层连接部和下层连接部厚度范围内的通长圆孔,其延伸方向为连接部横向或纵向,或两个方向同时设置。
进一步,所述上层连接部和下层连接部之间的消能变形部可以设置成传统的叠层橡胶结构,也可以采用整块橡胶。
进一步,所述橡胶可以是普通橡胶材料、高阻尼橡胶或粘黏性橡胶材料等。
进一步,所述的上层连接部和/或下层连接部上设置有锚筋,锚筋与上层连接部和/或下层连接部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935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