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链条松紧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94366.9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97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何召龙;叶魁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3 | 分类号: | G01M13/023;G01M13/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娜拉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条 松紧 测量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链条松紧度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组件和施力组件。测量组件包括尺本体、支撑件和游标部,支撑件和游标部连接于尺本体形成容纳空间,游标部包括量爪和设置于量爪的按压部。施力组件包括套筒、弹性件、连接杆和抵接杆,套筒具有容纳腔,连接杆、弹性件和抵接杆沿套筒的轴向依次抵接设置于容纳腔,套筒位于容纳空间,连接杆连接于按压部,抵接杆穿过支撑件且用于抵接待测链条。套筒侧壁设置有与弹性件的压缩量相对应的弹力刻度部、以及与弹力刻度部相对应的观察孔。本申请提供的链条松紧度测量装置基本实现了输出力的恒定,避免了人工施力的不确定性,大大提高了链条松紧度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链条松紧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链条松紧度是生产工序中的一项重要测量指标,为保证生产加工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对链条进行松紧度检测。现有检测链条松紧度的方法通常是采用一根带有刻度的直杆进行检测,使链条分别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和施力状态,然后读取这两个状态下直杆的数值,计算两个数值的差值,获取链条的松紧度。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测量时需要人工进行施力,而人工施力大小不可控,不同的操作人员在施加相同力时所产生的力会有较大差异,且同一个操作人员每次在施加相同的力时也会出现差异,进而导致人工测量获得的链条松紧度准确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条松紧度测量装置,以至少解决人工测量获得链条松紧度的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条松紧度测量装置,包括:
测量组件,包括尺本体、支撑件和游标部,支撑件和游标部连接于尺本体形成容纳空间,游标部包括量爪和设置于量爪的按压部;
施力组件,连接于测量组件,施力组件包括套筒、弹性件、连接杆和抵接杆,套筒具有容纳腔,连接杆、弹性件和抵接杆沿套筒的轴向依次抵接设置于容纳腔,套筒位于容纳空间,连接杆连接于按压部,抵接杆穿过支撑件且用于抵接待测链条,
套筒侧壁设置有与弹性件的压缩量相对应的弹力刻度部、以及与弹力刻度部相对应的观察孔,经按压部向弹性件提供设定压力值,以使游标部跟随移动并测量链条的形变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施力组件进一步包括紧固件,套筒侧壁开设有与紧固件相适配的螺纹孔,紧固件用于抵接连接杆,以使连接杆固定于套筒。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杆抵接于弹性件的一端通过观察孔露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至少部分弹性件通过观察孔露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套筒包括与容纳腔连通、且相背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接杆包括杆本体和设置于杆本体端部、并沿杆本体径向延伸的第一抵接部,杆本体穿过第一开口连接于按压部,连接杆通过第一抵接部抵接于弹性件,第一抵接部能够卡接于第一开口。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抵接杆包括杆基体和设置于杆基体端部、并沿杆基体径向延伸的第二抵接部,抵接杆通过第二抵接部抵接于弹性件,第二抵接部能够卡接于第二开口。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杆基体的另一端部设置有用于抵接链条的弧形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支撑件与尺本体螺纹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测量组件的测量精度为0.02mm。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链条松紧度测量装置作用于待测链条时,通过操作按压部,将弹性件压缩至对应于弹力刻度部中设定压力值的位置,使得抵接杆能够输出较为准确的设定压力值,待测链条基于该设定压力值产生形变量,进而通过测量组件获得链条的形变量。本申请的链条松紧度测量装置基本实现了输出力的恒定,避免了人工施力的不确定性,大大提高了链条松紧度测量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943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