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罩壳锯床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98104.X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94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李宸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奇典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B5/06 | 分类号: | B27B5/06;B27B5/29;B27G3/00;B27G19/02;B27B25/00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3 | 代理人: | 孙智慧 |
地址: | 255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罩壳 锯床 | ||
一种带罩壳锯床,属于木材加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木材在锯床上加工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锯末尤其影响操作人员的人体健康,目前普遍采用的手段为在锯床的锯刃周围增设防护罩,但改装成本高,耗时大,适应性差。本实用新型利用罩壳(1)、电机(2)、输送轮(3)、支架(4)与锯床本体形成锯床与罩壳可分离的带罩壳锯床,拆装方便、灵活,适用于多种尺寸板材;同时具备了自动推送板材的功能,进一步使操作人员远离锯末,使任一老式锯床均能获得自动推送板材功能。改装简单,耗时少。
技术领域
一种带罩壳锯床,属于木材加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木材在锯床上加工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大量的锯末,污染环境,尤其影响操作人员的人体健康,目前普遍采用的手段为在锯床的锯刃周围增设防护罩,以防止木材飞溅。
这种手段存在的问题是,对于大量现存的锯床,再增设防护罩改造成本高,改造过程慢,影响生产效率;另外,同一锯床往往需要加工尺寸各异的多种类型板材,防护罩由于需要固定在锯床两侧,限制了较大板材对锯床的使用,而如果防护罩过大,则内部锯末飞溅的区域增大,不利于锯末导出,无法有效限制锯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类型板材开槽或切割,并且能够自动进料的带罩壳锯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罩壳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罩壳、电机、输送轮、支架与锯床本体;电机固定在罩壳上连接输送轮,输送轮设置在罩壳的底部;罩壳或电机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底部可拆卸连接锯床本体;罩壳上还设有抽气口。
提供一种独立的带罩壳锯床,使用时将支架固定在即将工作的锯床边缘,将罩壳罩设在锯床上突出的锯刃上方,罩壳底部与锯床之间可预留一定缝隙用于推过板材,锯刃启动同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输送轮转动,当推动板材至输送轮下方并接触输送轮时,输送轮即可带动板材自动行进完成切割或开槽。
罩壳与支架部可以快速方便的脱离锯床,可随时在任一即将工作的锯床上进行改装,适用于各种尺寸型号的板材,并且移动灵活,罩壳不需要时拆卸方便;并且能够提供自动进料功能,使推送板材的操作人员能够远离锯刃切割区域,进一步保护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并且配合其本身能够自由移动的特性,相当于使任一传统锯床都获得了自动进料的功能,一举多得。
输送轮优选的突出于罩壳的底面。方便压住板材实现自动推送板材。
优选的,所述的支架包括转动座、连接杆与固定杆;支架通过转动座连接罩壳或电机;转动座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座与罩壳或电机铰接,转动座上设有主锁死结构。转动座的连接罩壳或电机的一端端部设有通孔,蘑菇形的大头钉从转动座内部穿过通孔后固定连接在罩壳或电机上,大头部留在转动座内,形成转动连接机构;转动座上相对于大头钉的另外一侧设有螺杆,通过旋转螺杆能使螺杆接近大头钉的大头部直至顶死大头部,锁死转动结构。
使带罩壳锯床的罩壳部能够在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上自由转动调整倾斜的角度,适应多种不同形态下的锯床。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座一端连接罩壳或电机,另一端的侧面铰接连接杆的一端,转动座与连接杆连接部分设有副锁死结构。
转动座呈拐角结构,连接连接杆的一端端部设有通孔,蘑菇形的大头钉从转动座内部穿过通孔后固定连接在罩壳或电机上,大头部留在转动座内,形成转动连接机构;转动座上相对于大头钉的另外一侧设有螺杆,通过旋转螺杆能使螺杆接近大头钉的大头部直至顶死大头部,锁死转动结构。
使带罩壳锯床的罩壳部能够在水平面的方向上自由转动调整角度,适应多种不同形态下的锯床。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杆与固定杆通过固定部连接,固定部分别转动连接连接杆与固定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奇典家具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奇典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981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