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扫雷爆破仿蜘蛛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03188.1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97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蔡光斌;毛定坤;杨小冈;杨芊;周卓成;徐慧;肖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F41H1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地址: | 71002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扫雷 爆破 蜘蛛 机器人 | ||
1.一种多功能扫雷爆破仿蜘蛛机器人,包括爬行运动机构、探测识别机构和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运动机构包含沿外壳体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八个支撑腿,每个所述支撑腿包含第一支撑腿(1)、第二支撑腿和第三支撑腿,第二支撑腿设置于第一支撑腿的上方,第三支撑腿设置于第二支撑腿的上方,第三支撑腿与外壳体连接,所述探测机构设置于外壳体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扫雷爆破仿蜘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识别机构包含箱体(15)、两个高度传感器(23)、第一控制器(24)、第一电池(19)、电池盒(18)、第一电路板(26)和两个传动机构(20),所述两个高度传感器(23)、第一控制器(24)、第一电池(19)、电池盒(18)、第一电路板(26)和两个传动机构(20)均设置于箱体(15)内,且两个传动机构(20)分别设置于第一控制器(26)和两个高度传感器(23)的两侧,电池盒(18)和第一电路板(26)分设于两个传动机构的外侧,所述两个高度传感器(23)分别位于第一控制器(26)的两侧,第一电池(19)设置于电池盒(18)内,所述高度传感器(23)、第一电池(19)、第一电路板(26)分别与第一控制器(24)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26)通过螺钉(25)与箱体(15)的底部连接,箱体(15)通过扣板(27)与外壳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扫雷爆破仿蜘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0)包含电机(28)、第二基板(29)、固定筒(31)、第一锥齿轮(32)、吊杆(33)、第二锥齿轮(34)、高速齿轮轴(35)、叶子(16)和扫雷器(17),所述第二基板(29)通过第一螺栓(30)固定设置于电机(29)的一侧,固定筒(31)与电机(28)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锥齿轮(32)与固定筒(31)的活动端连接,第二锥齿轮(34)与第一锥齿轮(32)啮合,高速齿轮轴(35)设置于第二锥齿轮(34)的底部,吊杆(33)设置于第二锥齿轮(34)的顶部,吊杆(33)穿过第二锥齿轮(34)与高速齿轮轴(35)连接,所述吊杆(33)通过第二螺栓(22)与第二锥齿轮(34)固定,高速齿轮轴(35)的底部贯穿箱体(15)的底部,并延伸至箱体(15)的外侧,叶子(16)设置于高速齿轮轴(35)的底部,扫雷器(17)设置于叶子(16)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扫雷爆破仿蜘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5)内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放置炸药的炸药箱(21),两个炸药箱(21)分别位于两个高度传感器(23)的外侧,并通过第三螺栓(14)与箱体(15)的侧壁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扫雷爆破仿蜘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腿包含液压式吸盘(37)、第一外壳(36)、连接杆(38)、滑动机构(40)、挡块(39)和第一舵机(6),所述液压式吸盘(37)设置于第一外壳(36)的下方,连接杆(38)设置于液压式吸盘(37)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外壳(36)的内部,滑动机构(40)设置于第一外壳(36)的内部,且与连接杆(38)的顶部连接,挡块(39)水平设置于第一外壳(36)的内部,且与第一外壳(36)两侧内壁连接,第一舵机(6)设置于第一外壳(36)内部的顶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扫雷爆破仿蜘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40)包括滑块和滑槽,滑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36)相对的两侧侧壁上,连接杆(38)的顶部贯穿滑块的底部并延伸至滑块的内部,所述连接杆(38)通过滑块和滑槽与第一外壳(36)滑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扫雷爆破仿蜘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腿包含第二外壳(3)、两个第一基板(2)和第二舵机(7),两个所述第一基板(2)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二外壳(3)的内部,第二舵机(7)设置于第二外壳(3)内部的上方,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基板(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031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使用硫酸镁湿敷膜
- 下一篇:一种方便给药的引流式套管穿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