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成型机振台上的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03233.3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1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姚想成;路怀伟;吴永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利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成型 台上 减震 装置 | ||
一种用于成型机振台上的减震装置,包括气囊、上安装支座和下安装支座,上安装支座固定安装在振动台的下表面,下安装支座固定安装在振台支座上表面,上安装支座和下安装支座之间均安装有气囊,振台支座上还固定安装有通气加压管,通气加压管的进气端与气动柜相连接,通气加压管表面均通过支气管与各个气囊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各个气囊的缓冲作用,从而减轻在碳块成型过程中因振动轴旋转带来的激振力而产生的震动;避免使用减震垫减震仍然有很大的震动而形成共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机振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成型机振台上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减震装置是成型机振台上用于减缓因振动轴旋转时产生的振动对振台的共振,通过安装在振动台和振动底座上的气囊安装支架连接气囊,再通过气管对气囊进行充气,完成振台的高度抬升,使振台整体在振动时产生的振动被气囊所吸收,避免了振动传递导致共振的发生。国内现有的减震装置采用减震垫的方式,减震垫为硬减震,不能有效的降低振动的传递。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成型机振台上的减震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通过各个气囊的缓冲作用,从而减轻在碳块成型过程中因振动轴旋转带来的激振力而产生的震动;避免使用减震垫减震仍然有很大的震动而形成共振。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成型机振台上的减震装置,包括气囊、上安装支座和下安装支座,所述上安装支座固定安装在振动台的下表面,所述下安装支座固定安装在振台支座上表面,所述上安装支座和下安装支座之间均安装有气囊,所述振台支座上还固定安装有通气加压管,所述通气加压管的进气端与气动柜相连接,所述通气加压管表面均通过支气管与各个气囊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上安装支座和下安装支座均包括安装底座和气囊压板,所述上安装支座通过安装底座固定安装在振动台的下方,所述下安装支座通过安装底座固定安装在振台支座上方,所述气囊安装在两个气囊压板之间,所述安装底座和气囊压板之间通过两组支撑架相连接,两组支撑架之间形成一个管路通道。
优选地,位于下安装支座上的气囊压板表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位于两组支撑架之间,所述支气管穿过通气孔与气囊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气囊压板表面的边缘位置均开设有螺栓孔,所述气囊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螺栓,所述气囊通过螺栓安装在螺栓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成型机振台上的减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通气加压管向上安装支座和下安装支座之间的各个气囊进行均匀的充气加压,以抬升振动台的高度。并通过各个气囊的缓冲作用,从而减轻在碳块成型过程中因振动轴旋转带来的激振力而产生的震动;避免使用减震垫减震仍然有很大的震动而形成共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 本实用新型中气囊上安装支座和下安装支座的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本实用新型中下安装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气囊;2、上安装支座;3、下安装支座;4、振动台;5、振台支座;6、通气加压管;7、支气管;8、安装底座;9、气囊压板;10、支撑架;11、通气孔;12、螺栓孔;1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利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法利机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03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气瓶用石墨涂抹装置
- 下一篇:一种眼科医疗器械的高效清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