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危重症患者的雾化-吸氧同步一体化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04491.3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4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薄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谢一平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危重 患者 雾化 吸氧 同步 一体化 面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重症患者的雾化‑吸氧同步一体化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在面罩本体中部开设有与输氧管接口连通的氧气入口,所述输氧管接口连接输氧管;在所述面罩本体上氧气入口两侧面分别设置有一组排气口;在所述氧气入口的正下方开设有与雾化管接口连通的雾化入口,所述雾化管接口贯穿面罩本体,位于面罩本体外侧的所述雾化管接口连通雾化管,位于面罩本体内侧的所述雾化管接口连通口含雾化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患者在进行面罩吸氧以维持血氧饱和度的同时接受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解决为同时吸氧‑雾化而反复更换吸氧装置的临床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重症患者的雾化-吸氧同步一体化面罩。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对于血氧饱和度无法维持需要进行面罩吸氧,而又需要同时进行雾化治疗的患者的常规使用方式为:当面罩吸氧的患者需要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时,必须将面罩更换为鼻导管吸氧及口含式雾化器后再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而如果患者呼吸道症状较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病、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或者合并严重的肺挫伤),则此时血氧饱和度将无法维持,就会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进而危及生命,此时需要立即中断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将鼻导管吸氧装置再次更换为面罩吸氧装置,从而无法达到在面罩吸氧的同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这样反复更换装置,既不能达到氧气吸入治疗目的,也无法达到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还存在生命支持治疗无法连续性使用,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当患者处于平卧位或侧卧位时,容易发生雾化液体的误食或误吸引起呛咳,造成患者呼吸道症状加重同时合并消化道并发症,例如消化道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危重症患者在进行面罩吸氧以维持血氧饱和度的同时接受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雾化-吸氧同步一体化化面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危重症患者的雾化-吸氧同步一体化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在面罩本体中部开设有与输氧管接口连通的氧气入口,所述输氧管接口连接输氧管;在所述面罩本体上氧气入口两侧面分别设置有一组排气口;在所述氧气入口的正下方开设有与雾化管接口连通的雾化入口,所述雾化管接口贯穿面罩本体,位于面罩本体外侧的所述雾化管接口连通雾化管,位于面罩本体内侧的所述雾化管接口连通口含雾化组件。
优选的,所述口含雾化组件包括口腔含器和口含雾化管,所述口腔含器中部设有与口含雾化管管径适配的通孔,口含雾化管一端贯通所述通孔连接所述口腔含器。
优选的,所述口腔含器的形状为细长椭圆形。
优选的,所述口含雾化管为软管。
进一步地,在输氧管中设置有第一特斯拉阀,氧气依次通过第一特斯拉阀、氧气入口单向进入面罩本体内。
进一步地,在雾化管中设置第二特斯拉阀,雾化药物依次通过第二特斯拉阀、雾化入口、口含雾化组件进入口腔。
进一步地,还设置有连接雾化管接口的雾化管接口盖,用于封堵雾化入口。
优选的,所述面罩本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面罩本体两侧中间位置设置有绑带。
优选的,所述面罩本体内侧沿轮廓设置有气囊垫。
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本实用新型将氧气面罩与雾化吸入器相结合,在持续吸氧治疗的同时,同步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氧气通路与雾化药物通路相互独立,彼此间不会混合,可以确保雾化药物的有效浓度。
2)本实用新型设计口腔含器,可以让配合度差的患者完成张口动作配合雾化治疗,同时隔绝面罩本体内部的氧气,避免其与雾化药物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044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监护室床尾器械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擦刮两用的擦玻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