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乙醇废水的全方位高效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05280.1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8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郑钧林;俞小军;郑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泉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乙醇 废水 全方位 高效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乙醇废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乙醇废水的全方位高效处理装置,包括:缺氧流化床和纳滤装置,所述缺氧流化床的一侧设置有沉淀池、过滤机构和中和机构。该种基于乙醇废水的全方位高效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沉淀池、过滤机构和中和机构,乙醇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沉淀池的内部,进行沉淀,再通过过滤机构中的过滤板一进行再次过滤,过滤后的乙醇废水进入中和机构的内部,通过进料管向中和池的内部加入酸碱调节溶液,通过电机的工作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则带动搅拌块进行转动,使得乙醇废水便于进行后续的排放,通过该结构能够有效的对乙醇废水进行预处理,便于后续的处理,同时中和乙醇废水中的酸碱度便于排放乙醇废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乙醇废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乙醇废水的全方位高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乙醇,一般是指体积浓度达到99.5%以上的无水乙醇,其优良特性表现为:乙醇是燃油的增氧剂,使汽油增加内氧,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乙醇还可以经济有效的降低芳烃、烯烃含量,即降低炼油厂的改造费用,达到新汽油标准,是可再生能源。
现有的燃料乙醇生产之后,会产生乙醇废水,现有的乙醇废水在进入缺氧流化床之前没有经过预处理,导致进入缺氧流化床处理时污泥和杂质过多,不利于提高处理效率,且没有经过酸碱度调节中和,从而导致进入缺氧流化床内的废水酸碱度导致后续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理,且废水排出后直接进入纳滤装置,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比较多,容易对纳滤膜造成损伤和堵塞,不利于延长纳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乙醇废水的全方位高效处理装置,具备能够有效的进行预处理,并对其进行酸碱中和,以及废水在进入纳滤装置时,对废水中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乙醇废水的全方位高效处理装置,包括:缺氧流化床和纳滤装置,所述缺氧流化床的一侧设置有沉淀池、过滤机构和中和机构,所述沉淀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板一和过滤池,所述过滤池上均匀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板一,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中和机构,所述中和机构包括电机、中和池、转动轴和搅拌块,所述中和池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中和池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搅拌块。
优选的,所述中和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管一,所述连接管一另一端固定连接缺氧流化床,所述缺氧流化床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二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管三,所述连接管三的外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净化装置,且出液管伸入净化装置的内部,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过滤板二、曝气管、空气扩散装置、活性炭吸附层、石英砂层和卵石层,所述净化装置的内部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过滤板二,所述过滤板二之间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且活性炭吸附层固定连接在净化装置的内部上端,所述过滤板二之间设置有卵石层,且卵石层固定连接在净化装置的内部下端,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石英砂层,且石英砂层固定连接在净化装置的内部,所述卵石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石英砂层,所述石英砂层之间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在净化装置内部的一端外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空气扩散装置。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进水管,所述沉淀池的下端固定连接出料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料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一的上表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中和池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
优选的,所述净化装置的外表面下侧两端均固定连接连接管四,所述连接管四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纳滤装置,所述纳滤装置的外表面另一侧下端固定连接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曝气管的一端伸出净化装置,所述曝气管伸出净化装置的一端连接外部供气装置。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泉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泉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052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的新型手机支架
- 下一篇:密封效果好的密封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