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围檩单侧支模结构及基坑围护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06318.7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69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孙昊;徐海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34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罗楠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檩单侧支模 结构 基坑 围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围檩单侧支模结构及基坑围护,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围檩单侧支模结构包括:侧模组件,靠近基坑设置;对拉螺杆,一端固定在所述侧模组件上,另一端穿过所述侧模组件,且通过措施筋与灌注桩内的主筋连接。所述侧模组件包括:模板,靠近基坑设置;木方,横向设置在所述模板的外侧面;钢管,竖向设置在所述木方的外侧面,所述钢管成对设置,且成对设置的钢管之间穿设有所述对拉螺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拉螺杆将侧模组件与灌注桩的主筋固定,形成拉力,用于单侧模板的支撑,节省了施工空间,简化了工艺,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拉螺杆通过措施筋连与灌注桩的主筋连接,保证了围檩的宽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围檩单侧支模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围檩单侧支模结构的基坑围护。
背景技术
基坑围护施工中,常采用灌注桩和围檩配合设置,具体为:灌注桩沿着基坑周围间隔分布,围檩再将灌注桩进行连接。
现有施工中,需要在围檩两侧留有支撑空间,用来支设模板以浇筑混凝土,但围檩的设置高度一般都低于灌注桩的高度,且围檩的宽度一般都比灌注桩宽,而且灌注桩围檩侧面都与土体接壤,需要将靠近土体一侧的土清出施工空间,从而来进行双侧支模,而且待浇筑完成,还需将土体回填,工序繁琐。
另外,如果模板外侧需要支设模板,但是又没有足够的空间时,同样会导致施工繁琐,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围檩单侧支模结构,只需单侧支撑,节省施工空间,简化了施工工艺,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围檩单侧支模结构的基坑围护。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围檩单侧支模结构,包括:
侧模组件,靠近基坑设置;
对拉螺杆,一端固定在所述侧模组件上,另一端穿过所述侧模组件,且通过措施筋与灌注桩内的主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模组件包括:
模板,靠近基坑设置;
木方,横向设置在所述模板的外侧面;
钢管,竖向设置在所述木方的外侧面,所述钢管成对设置,且成对设置的钢管之间穿设有所述对拉螺杆。
进一步地,所述对拉螺杆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模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模组件包括多组成对设置的钢管,且多组成对设置的钢管之间等距离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灌注桩内沿轴向设有若干个主筋,若干个所述主筋环形均匀,若干个所述主筋上套设有螺旋箍筋;所述措施筋的一端与所述主筋焊接,另一端与所述对拉螺杆焊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坑围护,包括:灌注桩和围檩,所述围檩通过在上述的围檩单侧支模结构内灌注混凝土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效果:
1、本发明的围檩单侧支模结构包括模板组件和对拉螺杆,对拉螺杆的一端固定在侧模组件上,另一端穿过侧模组件且通过措施筋与灌注桩内的主筋连接,形成拉力,用于单侧模板的支撑,节省了施工空间,简化了工艺,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拉螺杆通过措施筋与灌注桩的主筋连接,保证了围檩的宽度。
2、本实用新型的侧模组件包括模板、木方和钢管,木方横向设置在模板的外侧面,钢管竖向设置在木方的外侧面,钢管成对设置,对拉螺杆穿过成对设置的钢管之间,从而对对拉螺杆形成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063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