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央空调制冷液控制阀电磁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08241.7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9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沛权;施佰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万佳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K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央空调 制冷 控制 电磁 线圈 | ||
本申请涉及空调制冷液系统的控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制冷液控制阀电磁线圈,其包括阀体以及设置于阀体内的接线单元,所述阀体的一侧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上设置有供安装所述接线单元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为四个,所述接线单元设置为三组,所述插板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均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本申请具有方便对控制阀整体的组装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制冷液系统的控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制冷液控制阀电磁线圈。
背景技术
电磁线圈作为驱动控制部件,广泛用于日常电器中,其工作方式主要由线圈通、断电来实现的。
而中央空调制冷液控制阀用电磁线圈是典型的电磁线圈的运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类似的控制阀,其内部接线的位置关系一般是相对固定的,这样结构设计导致在组装时,导线的朝向不容易调节,不方便组装,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控制阀组装不方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中央空调制冷液控制阀电磁线圈。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央空调制冷液控制阀电磁线圈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央空调制冷液控制阀电磁线圈,包括阀体以及设置于阀体内的接线单元,所述阀体的一侧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上设置有供安装所述接线单元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为四个,所述接线单元设置为三组,所述插板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均与所述安装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控制阀的安装过程中,将导线与阀体内的接线单元固定连接,再将接线单元安装到安装槽内,由于安装槽设置有四个,在安装接线单元时,三组接线单元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装在某个安装槽内,而不需要来回对导线进行拆卸与安装,从而方便对控制阀的组装,省时省力。
可选的,所述插板与所述阀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插板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凸柱和螺纹柱,所述插板的上设置有插接孔,所述螺纹柱穿过所述插接孔,并与所述凸柱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组件实现插板与阀体之间的固定连接,螺纹柱穿过插接孔并与阀体内的凸柱螺纹连接,能够保证插板与阀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好,也方便拆卸与安装。
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穿入所述阀体,并与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组件还包括螺杆,通过螺杆将插板与阀体固定连接,螺杆的一端穿入阀体内并与螺纹柱螺纹连接,保证插板与阀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好,方便拆卸与安装。
可选的,所述插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沉头孔,所述第一沉头孔与所述插接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插板底部的第一沉头孔,能够螺纹柱的一端沉入到插板内,使得螺纹柱的端部与插板平齐,螺纹柱不突兀,控制阀整体的美观性好。
可选的,所述螺纹柱远离所述凸柱的一端设置有锁紧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螺纹柱上远离凸柱一端的锁紧部,方便对螺纹柱与凸柱之间的松紧,方便插板与阀体之间的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接线单元的侧壁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卡接槽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接块与卡接槽的卡接关系,实现将接线单元固定在安装槽内,方便拆卸与安装。
可选的,所述插孔设置为四个,其中一个所述插孔的形状与其他的不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一个插孔的形状与其他的不一致,起到标识作用,方便使用者对插孔的区分,方便将接线端子连接在阀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万佳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万佳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082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放工作面电缆自动推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龙门吊的电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