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塑料裂解评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10043.4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2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航;司继松;郑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塑料 裂解 评价 装置 | ||
多功能塑料裂解评价装置,包括配气装置,配气装置内设有多个气瓶,每个气瓶的出气口分别与一个气瓶输出管路的进气口相通,每个气瓶的出气口处或每个气瓶输出管路上分别设有用于控制气体流量的质量流量计,每个气瓶输出管路的出气口分别与混气罐的进气口相通,混气罐的主出气口通过管路与配气装置的主出气口相通,混气罐的旁路出气口通过管路与配气装置的旁路出气口相通;配气装置的主出气口通过混气罐出气管路与前三通截门的第一换气口相通,混气罐出气管路上串联有气体预热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同一装置上可实现一段式裂解工艺、二段式裂解工艺、催化剂性能测试等多种功能结合的多功能塑料裂解评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塑料裂解评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塑料制品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尽管塑料制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使用后所产生的废弃物将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目前,常用的废塑料处理方法包括填埋法、机械回收法、焚烧法和裂解法。其中,填埋法、机械回收法和焚烧法都会引起二次污染;裂解法可将废旧塑料转化为燃料类的高附加值产品,该方法被认为是最合理的废旧塑料处理技术。
废塑料裂解指在隔绝空气情况下对塑料加热,使其在高温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塑料裂解后可得到石脑油、液态产物、蜡状碳氢化合物等产物。裂解的方式包括热裂解、催化热裂解、热裂解—催化改质和催化裂解—催化改质四种基本方式。由于四种裂解方式在技术路线的差异,同种塑料在四种裂解方式下的产物产出率差异极大。
目前,有关于热裂解评价装置均只能实现对热裂解和催化裂解等一段式裂解工艺评价,如中国专利CN204064978U、CN104155326A、CN103131453A等,而对于热裂解-催化改质和催化裂解-催化改质等两段式裂解工艺的评价却不能实现。除此之外,本装置还可实现改质催化剂性能评价。因此,开发一种多功能塑料裂解评价装置,是了解塑料在不同裂解方式下的热行为和各种产物产出率变化的必要条件,对提高热裂解、催化过程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热裂解评价装置功能单一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适用于废旧塑料裂解行为评价,还可用于生物质、含油污泥等物质的热裂解工艺评价,并且在同一装置上可实现一段式裂解工艺、二段式裂解工艺、催化剂性能测试等多种功能结合的多功能塑料裂解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塑料裂解评价装置,包括配气装置,配气装置内设有多个气瓶,每个气瓶的出气口分别与一个气瓶输出管路的进气口相通,每个气瓶的出气口处或每个气瓶输出管路上分别设有用于控制气体流量的质量流量计,每个气瓶输出管路的出气口分别与混气罐的进气口相通,混气罐的主出气口通过管路与配气装置的主出气口相通,混气罐的旁路出气口通过管路与配气装置的旁路出气口相通;
配气装置的主出气口通过混气罐出气管路与前三通截门的第一换气口相通,混气罐出气管路上串联有气体预热装置,前三通截门的第二换气口通过前管路与热裂解反应装置的裂解反应器的进气口相通,前三通截门的第三换气口通过测温管路与外界相通,测温管路上设有用于测量测温管路中流动的气体温度的温度测试仪;
所述裂解反应装置包括裂解反应器、裂解加热炉、用于控制裂解加热炉的加热温度的裂解反应装置温度控制器、裂解反应器温度测试仪和裂解反应器压力测试仪,裂解加热炉用于加热裂解反应器,裂解反应器温度测试仪用于监测裂解反应器内部的温度变化,裂解反应器压力测试仪用于监测裂解反应器内部的压力变化;
所述配气装置的旁路出气口通过旁通吹扫气路与热裂解反应装置的裂解反应器的进气口相通,旁通吹扫气路上串联有吹扫控制截门。
所述裂解反应器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后三通截门的第一换气口相通,后三通截门的第二换气口通过催化改质输入管路与催化改质装置的催化改质反应器的进气口相通,催化改质输入管路上设有用于监测催化改质输入管路中流动的气体温度的温度测试仪,催化改质输入管路的外表面包覆有保温层,催化改质反应器的出气口与冷凝分馏装置的一号冷凝分馏器的进气口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00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壁挂炉用的不锈钢盘管
- 下一篇:唇膏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