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沫通量观测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10054.2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60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史剑;张文静;汪浩笛;张雪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M11/24 | 分类号: | F16M11/24;F16M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蒋真 |
地址: | 410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沫 通量 观测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观测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飞沫通量观测支架,包括第一飞沫水滴观测基座和第二飞沫水滴观测基座、飞沫水滴观测仪器固定模块和飞沫水滴观测装置,第一飞沫水滴观测基座与第二飞沫水滴观测基座垂直相交,第二飞沫水滴观测基座垂直于飞沫水滴观测仪器固定模块,飞沫水滴观测装置与飞沫水滴观测仪器固定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将飞沫水滴观测仪器稳定悬挂于水面上方,能够最小程度的减少支架对水槽内部气流场结构的影响;具有在水槽中前后、左右和上下移动的功能,能够方便观测设备观测水槽内部容易点位处的飞沫通量要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观测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飞沫通量观测支架。
背景技术
海浪破碎普遍存在于海面上,海浪破碎产生大量飞沫水滴,影响着海气之间的动量和热量传递,进而影响着海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开展飞沫通量观测是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两大学科不可缺少的工作,精确的飞沫通量测量结果,能够使得气象预报和海洋预报更加准确,而为了能够得到精确的飞沫通量观测结果,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观测仪器支架配合观测设备进行观测。在开展外海飞沫通量观测时,由于不能够很精确测量飞沫水滴。
目前有外置支架和内置支架。观测飞沫水滴时,常用外置支架在水槽外侧利用PDPA观测飞沫水滴,PDPA两个装置在水槽的外侧分别发射激光,两束激光的交汇处是测量飞沫水滴的地方。因此,只需要在外侧建立固定支架固定好两个激光发生器即可。由于飞沫水滴产生时伴随着波浪的产生,波浪会在水槽的玻璃壁上产生水滴,干扰激光传播,因此,这种水槽外侧观测的方法会使得观测结果误差偏大。
湍流通量的观测则常用内置支架,采用风廓线梯度法在水槽内部进行湍流通量的测量。也采用超声风速仪进行测量,但超声风速仪体积较大,若不能设计合理的支架,直接将其布放在水槽中测量会困难和不稳定,因此,在水槽内部利用超声风速仪进行湍流通量测量的方案较少。
但是,现有的水槽外置固定支架在架设飞沫水滴观测仪器时,架设过程较复杂,且占用较大的实验场地,现有的内置观测支架常常没有针对水槽设计,容易干扰水槽内部流场结构,使得测量结果误差大,现有的观测支架移动性差,不能够完全支持观测设备对水槽内部各个部位的精细化观测。
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款新型的测量飞沫通量的观测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沫通量观测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测量误差大,移动性差,不能完全支持观测设备对水槽内部各个部位的精细化观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飞沫通量观测支架,包括第一飞沫水滴观测基座1和第二飞沫水滴观测基座2、飞沫水滴观测仪器固定模块3和飞沫水滴观测装置4,所述第一飞沫水滴观测基座1与所述第二飞沫水滴观测基座2垂直相交,所述第二飞沫水滴观测基座2垂直于所述飞沫水滴观测仪器固定模块3,所述飞沫水滴观测装置4与所述飞沫水滴观测仪器固定模块3连接。
所述第一飞沫水滴观测基座1上设有左右移动模块11和上下移动模块12,所述第一飞沫水滴观测基座1上设有滑槽;水滴观测设备可通过所述上下移动模块12或左右移动模块11移动至水槽内部观测。
所述左右移动模块11与所述第一飞沫水滴观测基座1垂直固定,所述左右移动模块11为伸缩结构,所述上下移动模块12通过滑块与所述第一飞沫水滴观测基座1连接。
所述第二飞沫水滴观测基座2两端分别设有水平移动模块21,所述第二飞沫水滴观测基座2上设有滑槽,所述水平移动模块21通过滑块与所述第二飞沫水滴观测基座2连接。
所述飞沫水滴观测仪器固定模块3为下探式结构,所述飞沫水滴观测装置4安装于所述飞沫水滴观测仪器固定模块3的朝向水面的一侧。
所述飞沫水滴观测装置4通过螺钉或焊接或轴承或齿轮或钣金固定于所述飞沫水滴观测仪器固定模块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00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