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体自动收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15784.1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0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燕峰;王丽;余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流控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00 | 分类号: | B63B27/00;B63B27/08;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3111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体自动收放系统,属于船舶自动化领域。硬件系统包括收放绞车、滑车底座、收放滑车、导引头组件、脐带缆、拖体;收放滑车位于收放绞车的后端,收放滑车的底部与固定的滑车底座通过第一导轨副滑动连接;收放滑车上还设有第二导轨副,导引头与第二导轨副滑动连接上;所述的脐带缆的首端连接收放绞车,尾端端绕经导引头之后与拖体连接;所述的滑车底座为多段式结构,相邻两段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导轨副和第二导轨副的首尾两端设有安全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级同步移动的设计:收放滑车在滑车底座上实现拖体的一级同步移动,导引头在收放滑车上实现拖体的二级同步移动,保证了拖体平稳的入水释放与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拖体自动收放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自动化的发展,无人收放系统初期是以提高船舶自动化水平,减速人员岗位,提高作业效率为目的的,在无人艇出现后对无人收放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无人艇系统普遍具有尺寸小巧,作业环境恶劣,电磁环境复杂,远程通讯稳定性较差等特点,急需研制一种能在无人艇上作业的收放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拖体自动收放系统,在无人工干预的工作状态下,可自动完成拖体释放入水与拖体回收等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拖体自动收放系统,不仅实现了拖体自动收放,而且结构简单紧凑,运行稳定,使用方便,并且能很好适应作业环境恶劣、电磁环境复杂、远程通讯稳定性较差等特点下的无人艇系统,使用该系统可以提高效率,减低人工成本,提高用工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体自动收放系统,包括:收放绞车、滑车底座、收放滑车、导引头组件、脐带缆和拖体;
所述的收放滑车位于收放绞车的后端,收放滑车的底部与固定的滑车底座通过第一导轨副滑动连接;所述的收放滑车上还设有第二导轨副,导引头组件与第二导轨副滑动连接;所述的脐带缆的首端连接收放绞车,尾端端绕经导引头组件之后与拖体连接;
所述的滑车底座为多段式结构,相邻两段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导轨副和第二导轨副的首尾两端设有安全限位机构;
所述的导引头组件包括滑块、安装支架、导引头、缆绳第一导向滑轮和辅助导向滚轮,所述的导引头固定在安装支架上,滑块位于安装支架的下端,通过滑块与第二导轨副滑动连接;所述的缆绳第一导向滑轮和辅助导向滚轮安装在导引头上,脐带缆绕经第一导向滑轮后与拖体连接;辅助导向滚轮用于扶正拖体动作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在无人工干预的工作状态下,可自动完成拖体释放入水与拖体回收,而且设备主体均在甲板上便于甲板维护;在自动收放的过程中,将释放和回收分为多个阶段,在拖体释放过程中,拖体状态变化依次为:拖体存储状态--拖体随收放滑车同步释放状态--拖体随导引头同步释放状态--拖体自由释放状态--拖体拖曳状态;在拖体回收过程中,拖体状态变化依次为:拖体自由回收状态-拖体随导引头同步回收状态--拖体随收放滑车同步回收状态--拖体存储状态。
每一个状态阶段均可自动切换并调整放、收缆的速度与缆拉力,实现在保障缆拉力的同时兼顾速度,控制收放绞车、收放滑车、导引头协同动作,实现拖体平稳的入水释放与回收。
2、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导引头组件进行拖体导向,在导引头的两侧安装辅助导向滚轮,实现导引头在收放滑车上移动的同时,拖体通过喇叭口状的导引头准确自动捕捉定位,且可以通过辅助导向滚轮来初步扶正拖体动作方向,便于导引头进一步准确捕捉;导引头和辅助导向滚轮组合作业可降低捕捉拖体的控制精度要求,在拖体接触部分采用缓冲材质,防止损伤拖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流控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流控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57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