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式防撞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16553.2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4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冯永飞;朱贺贤;宋雅琼;李洋;刘嘉琦;马国宁;郝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交通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02 | 分类号: | E01F15/02;E01F15/10;E01F9/619;E01F9/669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 | 李东京 |
地址: | 030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式防撞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式防撞桶,包括桶体(包括上连接机构,下连接机构,凸连接机构、凹连接机构、角格室)桶盖、角格室盖、反光膜、配载物。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公路、市政道路上容易发生碰撞的部位可起到警示作用,如发生碰撞可起到缓冲作用,保护乘员和车辆,减轻事故损失。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防撞桶由于体积、重量过大难于移动导致防撞桶基本成为了一次性用品的问题。采用模块式防撞桶,模块单元体量小,易于搬运,可重复利用,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摆放的厚度、高度、形状,十分灵活,具有很好的实用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撞桶,特别是一种模块式防撞桶。
背景技术
防撞桶在我国各级公路及市政道路中应用较广,主要摆放于匝道三角端、转弯处、隧道口等构筑物处以及需要封闭的路口起到警示,隔离作用,如发生事故可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有效保护乘员及车辆,减轻事故损失。国家标准《公路防撞桶》(GB/T 28650-2012)推荐了一种直径为900mm,高度为950mm,外贴反光膜的标准防撞桶。但从实际应用来看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防撞桶桶体过大,加装配载物(中砂)后重量在400-500kg,而且过大的重量使桶体承受较大的内部压力,极易造成桶体破裂。综合上述因素,防撞桶搬运困难,极易破损,使得传统防撞桶难以重复利用,几乎成为一次性用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防撞桶过于笨重导致不能重复利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式防撞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块式防撞桶包括桶体、反光膜、配载物、桶盖,桶体又包括:上连接结构,下连接机构,前凸连接机构、后凹连接机构,角格室。桶体一般可为长度400-500mm,宽度300-400mm,高度 200-300mm。桶体与桶盖可采用聚乙烯、聚丙烯或其他类型合成树脂为原料的塑料或硫化橡胶或热塑橡胶(不可使用热固橡胶),颜色一般为黄色或红色。桶体中空,桶壁厚度应大于6mm。桶体两侧黏贴红白方格或条纹反光膜。进一步的桶体上方距桶体两端四分之一桶体长度的位置分别设有与上层模块连接的凸起式上连接机构,上连接机构的凸起高度宜为30-50mm。桶体下方在距桶体两端四分之一桶体长度的位置分别设有与下层模块连接的凹入式下连接机构,其凹入深度应与凸起式上连接机构的凸起高度相匹配。桶体左端设有与左侧模块连接的凸起式承插连接机构;桶体右端设有与右侧模块连接的凹入式承插连接机构。桶体四个角的部位分别设置角格室。桶体中央及四个角格室设置装料口,桶盖及角格室盖通过装料口内设的丝扣固定在桶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良好效果是:
1、实现了防撞桶的小型化、轻量化,易于搬运,同时由于减少了配载物的重量,使得桶壁承受的压力减小,桶壁不易破裂,有利于防撞桶的重复利用,进一步的可以将配载物装入防撞桶模块后再运输到现场摆放,实现快速摆放施工。
2、设置多处连接机构,使得各模块间相互勾连形成整体,有效克服由于小型化、轻量化带来的防撞能力不足问题。而且可以通过多层摆放的方式也可以克服该问题。
3、设置角格室,在角格室中装满配载物,使其可以承受上部模块的压力,避免模块在上层模块压力下被压坏。
4、使用该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地形、位置和防撞要求,将防撞模块组合摆放成不同宽度、高度、形状的防撞体,满足多样化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实际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模块式防撞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模块式防撞桶设置反光条的示意图。
图4是两个模块式防撞桶拼接示意图。
图5是多个模块式防撞桶堆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省交通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65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捞沉淀池和反应池池面杂物的工具
- 下一篇:左右反复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