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科用防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16566.X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90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董洁;王思潼;刘芳;李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洁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海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7 | 代理人: | 郝彦东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防护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科用防护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部的底端对称安装有缓冲架,两个缓冲架的顶端设置有呼吸组件,呼吸组件包括两个气罐,两个气罐对称安装于两个缓冲架的顶端,两个气罐的顶端均连接有控制阀,两个控制阀的顶端均连接有连接软管,两个连接软管的一端均延伸至箱体外部的顶端并连接有通气阀,两个通气阀的一端连接有呼吸罩,通气阀内部的两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限位板,通气阀内部的中间位置竖向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外部的两侧对称连接有挡流板,两个挡流板的底端均通过弹簧与通气阀呈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患者呼出的气体进行收集,减少了病毒的传染,保护了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医用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呼吸科用防护设备。
背景技术
呼吸科主要对患者进行呼吸疾病的检查与治疗,且很多呼吸系统疾病通过呼吸道、空气飞沫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呼吸科的临床医生在工作中经常与这种高传染率的患者接触,被传染的几率很高。
根据专利文献(公开号CN212015792U)所提供的一种呼吸科临床医生用防护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呼吸科临床医生用防护装置,通过设置辅助机构于箱体右上端,通过患者旋转第五把手使得正反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在第一滑动槽与第二滑动槽上进行滑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与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进行转动配合,从而使得顶板达到升降的效果,达到了便于医生进行问诊,克服了患者升高造成的操作不便,且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上述设备虽然在问诊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患者呼出的气体仍在空气中传播,存在着一定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呼吸科用防护设备,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呼吸科用防护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的底端对称安装有缓冲架,两个所述缓冲架的顶端设置有呼吸组件,所述呼吸组件包括两个气罐,两个所述气罐对称安装于两个缓冲架的顶端,两个所述气罐的顶端均连接有控制阀,两个所述控制阀的顶端均连接有连接软管,两个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均延伸至箱体外部的顶端并连接有通气阀,两个所述通气阀的一端连接有呼吸罩,所述通气阀内部的两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通气阀内部的中间位置竖向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外部的两侧对称连接有挡流板,两个所述挡流板的底端均通过弹簧与通气阀呈弹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部的上端对称连接有两个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外部的中间位置均套设有收束轮,两个所述连接软管对应缠绕在收束轮的外部,从而方便连接软管的收卷工作,减少连接软管堆叠损坏的几率。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轴外部的两端均套设有轴承,两个所述连接轴通过轴承与箱体呈转动连接,从而方便带动收束轮转动,实现连接软管的展开和收卷。
优选的,所述呼吸罩远离通气阀的一端连接有鼻梁槽,所述鼻梁槽与通气阀相连通,从而保证患者吐出气体不会逸散至外界环境当中。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外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挡流板的一端均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从而辅助挡流板竖直方向滑动,避免偏转导致弹簧损坏。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端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外部套设有密封胶圈,从而减少进入箱体内部的粉尘。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端设置有推车,所述箱体安装于推车顶端的中间位置,所述推车顶部的一端连接有把手,所述推车底端的四周均连接有万向轮,从而方便设备移动用于卧床患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洁,未经董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65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