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分析仪运输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17289.4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0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血液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38 | 分类号: | B65D25/38;B65D81/107;B65D8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肖梦华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分析 运输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分析仪运输用防护装置,涉及仪器转运防护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木条将其外包装固定防护,防护效果不佳,且拆解使用不便,防护架重复利用率低,不能对分析仪受到的撞击力进行缓冲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部设有分析仪本体,所述分析仪本体的顶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侧底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方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在分析仪转运时将分析仪的顶部和两侧防护,避免磕碰造成分析仪受损,提高转运的安全性,使用便捷,重复利用率高,适合进行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转运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分析仪运输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血细胞分析仪又叫血液细胞分析仪、血球仪、血球计数仪等,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血细胞分析的技术也从三分群转向五分群,从二维空间进而转向三维空间,而且我们也注意到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许多采用了和当今非常先进的流式细胞仪相同的技术,如散射光检测技术、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等。本文重点就五分群血细胞分析仪器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加以阐述;分析仪器件连接精密,属于高精密设备,在转移运输中要对其进行防护,现有手段都是通过木条将其外包装固定防护,但是这种防护效果不佳,且拆解使用不便,防护架重复利用率低,不能对分析仪受到的撞击力进行缓冲,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血液分析仪运输用防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血液分析仪运输用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木条将其外包装固定防护,防护效果不佳,且拆解使用不便,防护架重复利用率低,不能对分析仪受到的撞击力进行缓冲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血液分析仪运输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部设有分析仪本体,所述分析仪本体的顶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侧底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方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挤压弹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焊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一侧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推板。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底部板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的一侧焊接有升降套,所述拉杆贯穿升降套。
优选的,所述升降套的一侧与防护箱的内壁焊接,所述拉杆的顶部焊接有拉块,且拉块与压板焊接。
优选的,所述推板的一侧粘接有防护垫,所述压板的底部粘接有防护垫,所述压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铰接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圈贯穿设有导向杆。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与导向杆焊接,所述连接套之间焊接有强力弹簧,且强力弹簧套设在导向杆的外圈。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一侧箱壁开设有进出口,且进出口转动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进出口相适配,所述转动板的一侧板壁粘接有橡胶垫,所述转动板的顶部内壁嵌设有强力磁铁,且进出口的顶部内壁嵌设有相适配的强力磁铁。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防护箱、分析仪本体、转动板、橡胶垫、压板、连接杆、连接套、导向杆、拉杆、固定块、固定杆、挤压弹簧、升降板、升降套、推杆、滑块、滑槽、竖杆、横杆和推板等结构,其中通过防护箱上安装的转动板将进出口打开,并将分析仪本体沿着转动板推动进防护箱内,压板受到分析仪本体挤压高度提升,同时拉杆高度提升,使得推杆将滑块推动,将竖杆和横杆向靠近分析仪本体的一侧推动,使得推板将分析仪的一侧进行防护,分析仪的另一侧与转动板内壁抵触,转动板内壁设有橡胶垫;该装置结构简单新颖,在分析仪转运时将分析仪的顶部和两侧防护,避免磕碰造成分析仪受损,提高转运的安全性,使用便捷,适合进行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血液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医药血液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72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频同相同步型感应加热电源
- 下一篇:一种五金模具快速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