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齿加工用自紧式涨胎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19558.0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17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曹利盛;漆德意;洪杭明;李洲翔;王行兵;闫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里扬智能传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40 | 分类号: | B23B31/4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21025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白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齿加 工用 紧式涨胎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齿加工用自紧式涨胎夹具,包括可上下移动的上顶尖和设于上顶尖下方且可弹性伸缩的下顶尖,所述下顶尖穿设于固定底座上,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面上对应于下顶尖的外侧设有弹性涨胎座,所述弹性涨胎座上设有用于供工件插入且上下贯穿设置的通孔,所述弹性涨胎座的上端外壁上套设有压紧盖。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解决插齿精度加工及快速装夹的难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减少零件装夹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齿加工用自紧式涨胎夹具,属于轴制造加工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对具有花键的轴类加工插齿工序中,往往存在零件装夹不稳定,造成加工过程中零件出现抖动,而大大影响零件的精度等级要求,使加工出的零件成为残次品甚至废品,极大的浪费时间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齿加工用自紧式涨胎夹具,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零件装夹不稳定以及装夹效率不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插齿加工用自紧式涨胎夹具,包括可上下移动的上顶尖和设于上顶尖下方且可弹性伸缩的下顶尖,所述下顶尖穿设于固定底座上,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面上对应于下顶尖的外侧设有弹性涨胎座,所述弹性涨胎座上设有用于供工件插入且上下贯穿设置的通孔,所述弹性涨胎座的上端外壁上套设有压紧盖;上述上顶尖和下顶尖的设置,以便于对轴类工件支撑,使得轴类工件可以被上顶尖压入弹性涨胎座的通孔内,且在轴类工件下移时,可以带动压紧盖压紧弹性涨胎座,从而实现弹性涨胎座对轴类工件的压紧,该夹具通过上顶尖下压轴类工件,实现对轴类工件的夹紧,保证了轴类工件装夹的稳定性及装夹的高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弹簧套,所述弹簧套上设有可容纳下顶尖的固定槽,所述下顶尖的底部设有与固定槽连接的压缩弹簧;上述弹簧套的设置,以便于对压缩弹簧进行支撑,使得压缩弹簧可以对下顶尖的上下移动提供弹性支撑,使得压缩弹簧可以控制下顶尖自动上下移动,避免轴类工件下移过度而压坏下顶尖,且下顶尖可自动复位,同时控制下顶尖提前对轴类工件支撑,增加压缩弹簧的压缩量,使得轴类工件完全夹紧后,压缩弹簧完全收缩,从而避免下顶尖在支撑轴类工件时发生晃动,继而加强下顶尖对轴类工件的支撑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下顶尖的底端外壁上设有可在固定槽内移动的环形外凸起,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设有与环形外凸起配合的凹槽;上述环形外凸起和凹槽的配合设置,可以形成对下顶尖的限位,避免下顶尖收缩压缩弹簧的弹力顶动,上移过度而导致脱离固定底座。
作为优选,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与下顶尖底部连接的导向柱的外侧,所述弹簧套的底部设有用于供导向柱穿过的穿孔;上述导向柱和穿孔的配合设置,可以对下顶尖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定位,避免下顶尖移动时发生侧向晃动,保证下顶尖移动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涨胎座的上端外壁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压紧盖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上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配合设置,使得压紧盖可以顺着斜面向下滑动,从而逐渐压缩通孔的内径,使得弹性涨胎座逐渐压紧轴类工件,且轴类工件加工完毕后,压紧盖可以顺着斜面直接自动向上脱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斜面的底部对应于弹性涨胎座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缺口,所述第二斜面的底部对应于压紧盖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上述环形缺口和环形凹槽的设置,以便于集中应力在缺口和凹槽上,避免弹性涨胎座的斜面和压紧盖的斜面受力发生断裂而影响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面上设有套设于下顶尖的外壁上的环形定位块,所述通孔的底端设有与环形定位块配合的限位槽;上述环形定位块和限位槽的设置,以便于对弹性涨胎座在固定底座上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弹性涨胎座的安装位置偏移,而导致轴类工件无法刚好被下顶尖支撑,而导致下顶尖和轴类工件的损坏。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解决插齿精度加工及快速装夹的难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减少零件装夹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等特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里扬智能传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里扬智能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95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密封槽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合金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