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口保护套辅助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22303.X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54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葛经武;李珍宇;杜祥飞;王晨清;卢家喻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缪友建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口 护套 辅助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切口保护套辅助工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切口保护套辅助工具,包括金属套圈,金属套圈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切口保护套,切口保护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充气圈,切口保护套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充气管,充气管的底端与充气圈连接。该切口保护套辅助工具,将充气圈收缩放置于笔杆样装置内,将充气圈放置到切口内部后推出,通过注射器对充气圈进行充气,该装置实现了保护圈面对小切口处方便置入的功能,使用完成后,将充气圈内的气体通过放气管排出,拉动充气管顶端即可带动充气圈收回,能够有效避免切口小不易取出的问题,实现了面对不同大小切口,都可方便取出的功能,减少患者伤口处感染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切口保护套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医生通常需要辅助器械对手术切口的软组织或骨骼进行牵开,以暴露手术部位视野,长久以来,这种大量使用的手术辅助器具,一般为金属牵开器(即拉钩),但在现有技术中,辅助器具在肋部小切口处难以置入,取出也困难,同时在切口较小的位置取出不易,而且反复置入保护圈也会导致切口出血,取出困难时,还容易造成断裂,增加异物遗留风险,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外科手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手术时间越来越短,但是由于切口感染导致的并发症仍然让医生感到棘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切口保护套辅助工具,将充气圈收缩放置于笔杆样装置内,将充气圈放置到切口内部后推出,通过注射器对准阻气管上的进气管进行充气,充气时气流推动活塞下移,从而带动挡块下移压缩复位弹簧使其发生形变,活塞脱离接触密封板后产生间隙,气流通过间隙继续向充气管内流动,以便对充气圈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在复位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带动挡块上移,使得活塞重新与密封板之间密封,避免气体溢出,该装置实现了保护圈面对小切口处方便置入的功能,使用完成后,打开控制阀,使充气圈内的气体可以通过放气管排出,当充气圈以及充气管内的气体排空后,通过拉动充气管顶端即可带动充气圈收回,能够有效避免切口小不易取出的问题,实现了面对不同切口,都可方便取出的功能,减少患者伤口处感染发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提供一种切口保护套辅助工具,包括金属套圈,所述金属套圈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切口保护套,所述切口保护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充气圈,所述切口保护套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底端与充气圈连接,所述金属套圈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阻气管,所述阻气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阻气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且出气管的底端与充气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阻气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阻气管的右侧外表面开设有放气管,且放气管的左端贯穿密封板。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的两端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近的一端分别与挡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放气管的内部安装有控制阀,且控制阀位于阻气管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将充气圈收缩放置于笔杆样装置内,将充气圈放置到切口内部后推出,通过注射器对准阻气管上的进气管进行充气,充气时气流推动活塞下移,从而带动挡块下移压缩复位弹簧使其发生形变,活塞脱离接触密封板后产生间隙,气流通过间隙继续向充气管内流动,以便对充气圈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在复位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带动挡块上移,使得活塞重新与密封板之间密封,避免气体溢出,该装置实现了保护圈面对小切口处方便置入的功能。(2)使用完成后,打开控制阀,使充气圈内的气体可以通过放气管排出,当充气圈以及充气管内的气体排空后,通过拉动充气管顶端即可带动充气圈收回,能够有效避免切口小不易取出的问题,实现了面对不同大小切口,都可方便取出的功能,减少患者伤口处感染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223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酸碱性阻燃多芯光伏线束
- 下一篇:一种内燃机车制动沙加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