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废弃物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22439.0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36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08 | 分类号: | B02C18/08;B01D46/02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朱召云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废弃物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有用于输送碳棒的第一辊轮,且支撑架的下方设有用于收集碳棒碎屑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设有用于将碎屑排出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正上方设有用于搅拌碎屑的电动机,通过电动机上设有的扇叶将进入的碎屑进行进一步的粉碎;在出料口上设置防尘布袋,且碎屑通过防尘布袋的另一端进入设有的小车内,实现碳棒碎屑的降尘处理和收集;因此,该装置既可以实现碳棒的输送,也可以将碳棒在输送中的碎屑收集,利用防尘布袋防止碎屑四溅,降低碳棒碎屑收集时的灰尘量,小车实现碎屑的集中收治和转运,进而使得该装置实现废弃物的充分利用以及降低废弃物对车间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废弃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城市污水的排放量空前增加,目前,我公司采用五步法:即,破壁+脱水+干燥+干馏+除臭;其中,部分污泥干馏后可以形成生物炭,但是生物炭在成型后的输送途中,极易折断,断裂后的生物炭碎屑,若不及时收集不仅导致能源的浪费,而且还极易污染车间环境,危害车间员工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废弃物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有用于输送碳棒的第一辊轮;所述支撑架的下方设有用于收集碳棒碎屑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设有用于将碎屑排出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正上方设有用于搅拌碎屑的电动机,通过所述电动机电机轴上设有的扇叶将进入的碎屑进行进一步的粉碎;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防尘布袋,且碎屑通过所述防尘布袋的另一端进入设有的小车内,实现碳棒碎屑的降尘处理和转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通过设有的支撑腿立于地面上,且所述支撑腿上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辊轮上设有从动轮通过设有的皮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的中部设有槽口,通过所述槽口与设有的第二辊轮连接,实现所述第二辊轮与所述支撑架的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内底面设有便于碎屑流向所述收集箱内的通孔,且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架的内底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机与所述支撑架外部的底面活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检修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检修孔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所述电动机的两侧,且所述检修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半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扇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所述出料口远离所述防尘布袋的一端与所述扇叶的距离为3毫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动机上设有的扇叶将进入的碎屑进行进一步的粉碎;在出料口上设置防尘布袋,且碎屑通过防尘布袋的另一端进入设有的小车内,实现碳棒碎屑的降尘处理和收集;因此,该装置既可以实现碳棒的输送,也可以将碳棒在输送中的碎屑收集,利用防尘布袋防止碎屑四溅,降低碳棒碎屑收集时的灰尘量,小车实现碎屑的集中收治和转运,进而使得该装置实现废弃物的充分利用以及降低废弃物对车间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收集箱;3、主动轮;4、防尘布袋;5、小车;6、支撑腿;7、第二辊轮;8、从动轮;9、皮带;10、槽口;11、第一辊轮;12、检修孔;13、电动机;14、通孔;15、出料口;16、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224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防撞组件
- 下一篇:一种防反接防过压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