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分体式电磁加热烫斗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25266.8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73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潘海民;罗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木子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75/38 | 分类号: | D06F75/38;D06F75/08;D06F75/24;D06F7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林晓宏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体式 电磁 热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分体式电磁加热烫斗,包括内部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装置的烫斗底座以及活动设置于烫斗底座的烫斗主体,烫斗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与电磁感应线圈装置电磁感应配合的熨烫底板,烫斗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一顶板,熨烫底板与顶板之间进行活动配合;其中,熨烫底板上至下依次包括有导热层、发热层以及绝缘保护层,导热层、发热层以及绝缘保护层之间复合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更节能,更安全,更加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烫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的分体式电磁加热烫斗。
背景技术
目前,电热烫斗、蒸汽烫斗等电熨烫装置多在烫斗主体内部设置加热装置,通过加热元件对烫斗底板进行直接加热,加热元件与烫斗的熨烫工作部分不能分离。因此,在熨烫衣物时,熨烫工作部分与加热装置总是装在一起,烫斗主体则需要拖着线,操作不方便,带电使用也存在安全隐患。
在现有技术中,也存在这分体式的电熨烫装置,包括烫斗底座以及烫斗主体,加热装置、储能装置以及电控模组均设置于烫斗主体。但是,这种分体式电烫斗装置的烫斗主体的结构复杂且质量较大,操作不方便,而且在熨烫过程中经常遇到储热不足的情况,需要待补充加热后才能继续进行衣物熨烫;另外,由于现有无线烫斗有一个带电源插座的底座,烫斗要经常和底座插座插拔,长时间使用后插座会松容易出现不通电或者打火等安全隐患,而且插拔过程中,无线烫斗和底座需要按设定体位进行插装,十分不便,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分体式电磁加热烫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无线控制加热,熨斗无需拖拽电源线的无绳电熨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分体式电磁加热烫斗,包括内部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装置的烫斗底座以及活动设置于烫斗底座的烫斗主体,烫斗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与电磁感应线圈装置电磁感应配合的熨烫底板,烫斗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一顶板,熨烫底板与顶板之间进行活动配合;其中,熨烫底板上至下依次包括有导热层、发热层以及绝缘保护层,导热层、发热层以及绝缘保护层之间复合成型。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导热层包括铝合金材料层;发热层包括铁合金材料层或铁镍合金材料层;绝缘保护层包括釉质涂料层、搪瓷材料层或特氟龙材料层。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烫斗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贮水腔,贮水腔位于熨烫底板之上,导热层与贮水腔连通。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电磁感应线圈装置包括电磁线圈、位于电磁线圈底部的PCB板以及两个以上的温度感应装置,电磁线圈固定于顶板的底部,电磁线圈以及各温度感应装置分别电连接PCB板,其中;温度感应装置包括一NTC 热敏电阻单元,NTC热敏电阻单元的顶部抵顶作用于顶板的底面,烫斗主体装配于烫斗底座时,NTC热敏电阻单元与顶板的底面抵顶配合,以实现无电控元件的烫斗主体进行加热以及温控;烫斗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用作防止过温并切断回路的温度保险丝以及供电电路,温度保险丝以及电磁感应线圈装置分别连接于供电电路。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烫斗底座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口,在烫斗底座的出风口处设置有一用作底座内部散热的风扇装置,风扇装置的作用方向从内向外设置,以在烫斗底座的内部形成一单向散热气流。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顶板包括微晶板或陶瓷板;各NTC热敏电阻单元分别紧贴顶板底面,以达到多点控温精准控制效果。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PCB板设置有智能控制电路,各温度感应装置以及电磁线圈分别电连接于智能控制电路,智能控制电路包括计时控制模块和\或温度控制模块,以控制电磁线圈间歇加热运行或定时断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木子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木子生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25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