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套锻件的锻造余热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26916.0 | 申请日: | 202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0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苏宁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29/00 | 分类号: | B21K29/00;F28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套 锻件 锻造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套锻件的锻造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利用装置主主体,所述余热利用装置主体包括锻造机,所述锻造机的左侧表面连接有装置外壳,且装置外壳的顶端表面连接有回收机构,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内壁连接有收卷机构,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连接有引流板,所述装置外壳的底端内壁连接有第一拉杆;该轴套锻件的锻造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回收机构可方便对锻件的热量进行利用,且该装置通过设置收卷机构可方便同时对多组铸件表面的热量进行同步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套锻件的锻造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
目前,现有的部分轴套锻件在进行加工时,一般是将工件升温后再对其进行机械锻造的,但是在对工件进行锻造后,锻造后的工件依然会存在较高的温度,传统的方式是直接将工件放置在一旁存放箱内进行冷却的,但是采用此方式仍会导致热量的浪费,因此亟需一种轴套锻件的锻造余热利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套锻件的锻造余热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部分轴套锻件在进行加工时,其锻件表面热量可能会产生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套锻件的锻造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利用装置主主体,所述余热利用装置主体包括锻造机,所述锻造机的左侧表面连接有装置外壳,且装置外壳的顶端表面连接有回收机构,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内壁连接有收卷机构,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连接有引流板,所述装置外壳的底端内壁连接有第一拉杆;
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储热盒、外连接块、第一插杆、第一挡块和弹簧片,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抵接有外连接块,且外连接块的外表面连接有储热盒,所述储热盒的内部插设有第一插杆,且第一插杆的底端表面连接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的底端表面连接有弹簧片。
优选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第一连接辊、牵引绳、第一拨块和锥形齿轮,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连接辊,且第一连接辊的外表面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底端表面连接有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连接辊的外表面连接有锥形齿轮,且锥形齿轮的顶端表面啮合有另一组所述锥形齿轮,另一组所述锥形齿轮的顶端表面连接有第一拨块。
优选的,所述储热盒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储热盒等距离均匀连接在装置外壳的顶端左右两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弹簧片的一端连接在装置外壳的内部,所述弹簧片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挡块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底端内壁设置有连接轨,且其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放置板。
优选的,所述外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穿孔,且穿孔的内部抵接有第一插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轴套锻件的锻造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回收机构可方便对锻件的热量进行利用,且该装置通过设置收卷机构可方便同时对多组铸件表面的热量进行同步回收。
1、该装置通过设置有回收机构,当该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可首先手动将锻造结束后的逐渐放置在装置外壳的内部,并使金属铸件留在第一放置板的外表面,随后可通过收卷机构使第一放置板开始沿着装置外壳的内壁进行下降,同时可方便通过第一放置板逐渐下降,使位于第一放置板表面的铸件和装置外壳内部的水体进行接触,并且开始使水体产生热蒸汽,随后利用热蒸汽上浮原理,可方便使热量逐渐汇集至储热盒的内部,使储热盒开始进行储热,以方便对热量进行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苏宁锻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苏宁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269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摆轴铣磨机床
- 下一篇:一种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壳体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