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羊肚菌培养基的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35797.5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15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冉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7/00;B01F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惠银银 |
地址: | 743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羊 培养基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羊肚菌培养基的混合装置,涉及培养基混合技术领域,包括箱体顶部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进水口,箱体底部设有出料口,箱体顶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固定板上设有安装架,蜗杆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蜗轮,蜗轮上设有搅拌杆,搅拌杆一端分别贯穿固定板、箱体顶壁,搅拌杆上设有若干旋转杆组,两个搅拌杆上的旋转杆组水平交错设置,旋转杆组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搅拌杆四周分别设有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杆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第二驱动杆,箱体内设有过滤板,过滤板设在搅拌杆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可以分散下料,可以对混合液搅拌,可以快速充分混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基混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肚菌培养基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羊肚菌,又名草笠竹,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于1818年被发现。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在进行羊肚菌培养时需要制作培养基,培养基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混合使得其内部营养物质混合均匀,原有的混合方式通常为抽动混合或者机械式混合,这样操作不易,混合效率低,操作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羊肚菌培养基的混合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羊肚菌培养基的混合装置,解决了一种羊肚菌培养基的混合装置的混合装置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羊肚菌培养基的混合装置,包括箱体、进料口、进水口和出料口;所述箱体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进水口,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蜗杆与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蜗轮,蜗轮中心处设置有搅拌杆;
所述搅拌杆一端分别贯穿固定板、箱体顶壁,且与固定板、箱体顶壁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若干旋转杆组,两个所述搅拌杆上的旋转杆组水平交错设置,所述旋转杆组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搅拌杆四周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二驱动杆;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设置在搅拌杆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进水口和出料口上均设置有控制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下侧设置有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蜗杆与安装架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连接,所述搅拌杆分别与固定板、箱体顶壁通过第二滚动轴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底部为倒拱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壁设置有卡座,所述卡座的内腔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腔与过滤板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蜗杆,箱体顶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的第一端,固定板上安装架,蜗杆的第一端与安装架转动连接,蜗杆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蜗轮,蜗轮中心处设置搅拌杆,蜗杆转动驱动两侧的蜗轮转动,蜗轮转动有利于带动搅拌杆转动,有利于对羊肚菌培养基混合液进行搅拌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357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LC的维护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材料环保回收利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