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菌型针织内衣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40462.2 | 申请日: | 2021-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3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珍妮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04 | 分类号: | A41D1/04;A41D27/28;A41D31/30;A41D31/18;A41D31/02;A41D31/26;A41D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针织 内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型针织内衣,旨在解决现有的针织内衣仅仅具有保暖效果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抗菌型针织内衣,包括衣身与衣袖,衣身与衣袖相互缝制而成,衣身朝向人体一侧的表面设置有抗菌层,抗菌层朝向人体一侧的表面嵌有若干囊体,若干囊体内均填充有纳米银颗粒,衣身与衣袖的连接处设置有对应人体腋下的透气区。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衣身的抗菌效果,同时在人体腋下的透气区能够增强透气效果,减小细菌的滋生,并且抗菌层采用竹纤维与涤纶纤维经纬编织而成,使得抗菌层具有抗菌的同时自身弹性效果也较佳,而弹性带采用导电纤维以及涤纶纤维经纬编织而成,使得衣身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面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型针织内衣。
背景技术
针织内衣是纺织服装市场最受消费者关注的服装品种之一,有“人体第二皮肤”之称。内衣的主要功能是保暖、吸汗、保护人的体肤以及避免弄污外衣等。
现有的针织内衣一般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卫生,尤其是针织内衣这种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衣物,仅仅具有保暖效果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抗菌性。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型针织内衣,通过设置抗菌层以及抗菌层上内部填充有纳米银颗粒的囊体,提高衣身的抗菌效果,同时在人体腋下设置的透气区能够增强人体腋下区域的透气效果,减小细菌的滋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菌型针织内衣,包括衣身与衣袖,所述衣身与衣袖相互缝制而成,所述衣身朝向人体一侧的表面设置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朝向人体一侧的表面嵌有若干囊体,若干所述囊体内均填充有纳米银颗粒,所述衣身与衣袖的连接处设置有对应人体腋下的透气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层的设置能够提高衣身的抗菌效果,同时抗菌层上囊体内的纳米银颗粒具有较好的杀菌、抑菌效果,因此能够提高抗菌层的抗菌效果,从而提高抗菌层的抗菌效果,并且通过人体腋下的透气区,增强人体腋下区域的透气效果,从而减小细菌的滋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层与衣身之间通过若干连接绳相互连接,所述抗菌层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若干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衣身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相邻两个所述通孔后与衣身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绳于抗菌层朝向人体一侧的表面形成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绳将抗菌层与衣身连接时,由于连接绳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因此衣身与抗菌层之间会跟随使用者的动作形成空隙,从而提高透气效果,减少细菌滋生,并且凸起能够增加抗菌层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抗菌层与使用者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保暖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绳由若干弹力丝缠绕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力丝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及收缩性,并且多根弹力丝相互缠绕能够提高连接绳的结构强度,避免其断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衣身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弹性带,若干所述弹性带与囊体相互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带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提高衣身的塑身效果,另一方面也能避免清洗或者使用较长时间后囊体与衣身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带采用导电纤维以及涤纶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衣身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层采用竹纤维与涤纶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珍妮服饰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珍妮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04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LED吸顶灯
- 下一篇:一种防止丝杆碰伤的组合式下料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