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式中医艾灸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41569.9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2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赵维利;李静霞;刘武杰;刘旭峰;陈永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顺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B01D46/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刘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中医 艾灸 | ||
一种可调节式中医艾灸仪,包括支撑底座、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第一套管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两侧的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滑杆和丝杆,第二套管的底端设置有两个连接块,两连接块分别滑动设置在滑杆和丝杆上,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位于对应一侧的连接块下方,丝杆上套设有弹簧,丝杆的底端设置有从动锥形齿轮,从动锥形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第二套管上设置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连接轴,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盖子,盖子底端螺纹连接有艾腔。本实用新型操作便捷,实用性强,能够对艾腔进行多方位调节,并且通过折叠以后能够缩小装置的体积,方便了收纳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式中医艾灸仪。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在市面上的艾灸仪普遍存在着结构调节不灵活、部件可活动范围有限、角度调节不便捷等缺点,进而降低了其使用的灵活性,使用户无法达到很好的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调节式中医艾灸仪,本实用新型操作便捷,实用性强,能够对艾腔进行多方位调节,并且通过折叠以后能够缩小装置的体积,方便了收纳工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中医艾灸仪,包括支撑底座、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第一套管的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两侧的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滑杆和丝杆,且丝杆与第一套管转动连接,第二套管的底端设置有两个连接块,两连接块分别滑动设置在滑杆和丝杆上,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位于对应一侧的连接块下方并且与第一套管的内壁滑动连接,丝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和移动块相抵,丝杆的底端设置有从动锥形齿轮,从动锥形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第一套管的外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锥形齿轮转动的转动把手,第二套管上设置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连接轴,第二套管上设置有贯穿其顶部的活动孔,第一连接杆的端部穿过活动孔且与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二套管的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供连接轴端部滑动的限位滑槽,第一连接杆的内部具有中空的结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内部,第一连接杆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且第二连接杆上开设有多个供限位螺栓端部旋入的螺纹孔,第二连接杆上且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盖子,盖子底端螺纹连接有艾腔,支撑底座上设置有过滤组件。
优选的,过滤组件包括软管、安装箱和净化装置,安装箱设置在支撑底座上,软管的主体部分设于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内部,软管的两端分别与艾腔和安装箱连通,净化装置设置在安装箱上。
优选的,支撑底座的底端安装有多个万向轮,支撑底座上设置有推杆。
优选的,盖子上连接有活动关节,且盖子通过活动关节转动设置在第二连接杆的端部。
优选的,净化装置从外至内依次包括有粗格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和PP滤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顺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顺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15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神经内科临床的叩击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