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引流瓶挂置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45213.2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0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权雯雪;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引流 瓶挂置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引流瓶挂置固定器,包括放置盒、反射镜面、重量显示器、报警器、重量传感器、导向孔、调节块、固定板、红外感应光幕,该一种便于引流瓶挂置固定器,首先重量传感器能够对引流瓶进行重量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反馈至重量显示器,方便后续医护人员进行量化掌握,其次由红外感应光幕和反射镜面相互配合作用,当引流污液阻挡红外线后,利于红外感应光幕向报警器发送高平电,继而便于报警器通过声音来提醒医护人员,表示引流积液已满,需要重新更换引流瓶,方便了临床护理操作,最后借助调节块和导向孔,方便医护人员根据不同高度的引流瓶来对红外感应光幕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其拓展了不同状况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引流瓶挂置固定器。
背景技术
当前肝胆科患者在使用水封瓶或其它同类引流瓶过程中,时常会借助提拉把手将水封瓶进行携带,但目前传统的水封瓶把手,因结构简单、功能单一,虽然具备基本的挂置与提拉携带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具体如下;
1、无法对引流液重量进行称重,不便医护人员快速掌握引流的容量。
2、当引流瓶收集的引流液已满后,无法进行检测和报警,不便进行及时更换处理。
故而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便于引流瓶挂置固定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引流瓶挂置固定器,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引流瓶挂置固定器,包括放置盒、反射镜面、重量显示器、报警器、重量传感器、导向孔、调节块、固定板、红外感应光幕,所述的反射镜面固设于放置盒内壁右侧后端,所述的反射镜面与放置盒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重量显示器固设于放置盒前端下侧,所述的重量显示器与放置盒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报警器固设于放置盒前端下侧,所述的报警器与放置盒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重量传感器固设于放置盒内部底端,所述的重量传感器与放置盒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重量传感器与重量显示器采用电信号线连接,所述的导向孔位于放置盒内部右侧前端,所述的导向孔为矩形通孔,所述的调节块滑设于导向孔内部,所述的调节块与导向孔采用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的固定板固设于调节块前端左侧,所述的固定板与调节块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红外感应光幕固设于固定板内部,所述的红外感应光幕与固定板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红外感应光幕与报警器采用电信号线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放置盒后端还固设有挂置架,所述的挂置架与放置盒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挂置架内部上端还设有挂置孔,所述的挂置孔为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放置盒左侧还固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放置盒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重量显示器、报警器、重量传感器和红外感应光幕采用电源线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放置盒内部右侧前端还设有若干数量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重量传感器顶部还固设有称重托板,所述的称重托板与重量传感器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称重托板与放置盒采用上下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调节块内部右侧还贯穿有定位螺栓,所述的定位螺栓与调节块采用内外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便于引流瓶挂置固定器,具有如下优点;
1、首先重量传感器能够对引流瓶进行重量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反馈至重量显示器,方便后续医护人员进行量化掌握。
2、其次由红外感应光幕和反射镜面相互配合作用,当引流污液阻挡红外线后,利于红外感应光幕向报警器发送高平电,继而便于报警器通过声音来提醒医护人员,方便了临床护理操作。
3、最后借助调节块和导向孔,方便医护人员根据不同高度的引流瓶来对红外感应光幕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其拓展了不同状况的需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52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包装创新组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大型建筑物室内采光通风一体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