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连接装置输出短路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46951.9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28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樊书鑫;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张欢欢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交流 充电 连接 装置 输出 短路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装置输出短路检测装置,安装在充电电源与电动汽车之间的充电回路中,包括:电源信号变换单元,用于输出测试电源;输出短路诊断单元,用于控制测试电源正负极与充电电源各相之间回路的通断;输出短路检测单元,用于采集测试电源的电压信号;主控板单元,用于输出控制信号至输出短路诊断单元以控制各回路通断,并采集输出短路检测单元输出的电压信号,根据电压信号来判断是否发生输出短路。本实用新型能够检测充电电源各相是否存在输出短路,能有效避免由于输出负载短路而引起的电路跳闸、起火等现象,确保电动汽车的充电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装置输出短路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电动汽车行业逐渐得到大众的青睐,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动汽车作为必要的交通工具。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节能等优点,因此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在逐步提升。然而,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时常因为输出短路而导致充电装置烧毁,甚至会造成触电、火灾等人身安全隐患。
基于此,现研究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连接装置输出短路保护检测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以上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装置输出短路检测装置,能够有效避免由于输出短路而导致的安全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装置输出短路检测装置,安装在充电电源与电动汽车之间的充电回路中,其特征是,包括:
电源信号变换单元,用于输出测试电源;
输出短路诊断单元,用于控制测试电源正负极与充电电源各相之间回路的通断;
输出短路检测单元,用于采集测试电源的电压信号;
主控板单元,用于输出控制信号至输出短路诊断单元以控制各回路通断,并采集输出短路检测单元输出的电压信号,根据电压信号来判断是否发生输出短路。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信号变换单元包括交流变压器T1和电阻R73,所述交流变压器T1的初级连接充电电源,交流变压器T1的次级串联电阻R73后输出测试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短路诊断单元包括光电隔离开关,所述光电隔离开关的输入端连接主控板单元,由主控板单元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其通断,光电隔离开关的输出端一端连接电源信号变换单元输出的测试电源,另一端连接充电电源各相。
进一步的,若充电电源为三相,输出短路诊断单元包括光电隔离开关O10、O12、O13、O9、O11、O14,光电隔离开关O10、O12、O13、O9、O11、O14的输入端一极分别连接主控板单元,另一极接地,光电隔离开关O10、O12、O13的输出端一极分别连接电源信号变换单元输出的测试电源的正极,光电隔离开关O10、O12、O13的输出端另一极分别连接充电电源的三相L1、L2、L3,光电隔离开关O9、O11、O14的输出端一极分别连接充电电源的两相L2、L3和N相,光电隔离开关O9、O11、O14的输出端另一极分别连接电源信号变换单元输出的测试电源的负极。
进一步的,若充电电源为单相,输出短路诊断单元中包括两个光电隔离开关,两个光电隔离开关的输入端连接主控板单元,其中一个光电隔离开关的输出端一极连接测试电源的正极,另一极连接充电电源的正极,另一个光电隔离开关的输出端一极连接充电电源的负极,另一极连接测试电源的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短路检测单元,用于对电源信号变换单元中电流信号进行采集,并将电流转化为电压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短路检测单元包括电流采样传感器CT4和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电流采样传感器CT4采样交流变压器T1的初级电流,并将采样的电流输入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将输入电流转换为电压输出至主控板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69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升降的侧承梁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主轴前端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