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包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47009.4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49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俞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华冠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4 | 分类号: | C09J7/24;C09J7/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成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膜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全包膜结构,包括PP膜,所述PP膜的侧面设有撕开头,所述撕开头的底面固定粘贴有封口胶,所述PP膜底面的右侧粘贴有胶层,所述胶层的底面粘接有底纸,所述底纸的顶面与所述撕开头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硅油涂层,所述封口胶粘接在所述硅油涂层上。通过在底纸印刷涂层,并将封口胶贴在底纸涂层位置上,使得底纸印刷涂层区域具有离型力,便于撕开,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将封口胶底部的离型膜剥离,然后在使用的过程,实现便捷撕开,杜绝全包膜封口胶离型膜撕不掉的现象,提升下游厂家自动化包装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包膜结构。
背景技术
全包膜在加工生产过程中,通常将产品覆一层离型纸,在后端生产加工时,通常采用机械臂或者人工进行离型纸剥离,在进行后续的加工。
现有的全包膜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全包膜封口胶离型膜撕开面积窄,导致代工厂自动化包装时,常有机械手臂很难撕去全包膜封口胶上的离型膜,导致自动化包装效率良率低,使用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包膜结构,具备便于撕开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包膜结构,包括PP膜,所述PP膜的侧面设有撕开头,所述撕开头的底面固定粘贴有封口胶,所述PP膜底面的右侧粘贴有胶层,所述胶层的底面粘接有底纸,所述底纸的顶面与所述撕开头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硅油涂层,所述封口胶粘接在所述硅油涂层上。
前述的一种全包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纸为原膜,所述胶层的胶粘剂采用硅酸凝胶。
前述的一种全包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纸的面积大于PP膜的面积。
前述的一种全包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P膜的正面开设有三个开口。
前述的一种全包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撕开头的前端超过硅油涂层的侧边。
前述的一种全包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撕开头的前端为弧形结构。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一种全包膜结构,通过在底纸印刷涂层,并将封口胶贴在底纸涂层位置上,使得底纸印刷涂层区域具有离型力,便于撕开,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将封口胶底部的离型膜剥离,然后再使用的过程,实现便捷撕开,杜绝全包膜封口胶离型膜撕不掉的现象,提升下游厂家自动化包装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底纸的顶面示意图。
图中:1、PP膜;2、撕开头;3、胶层;4、封口胶;5、底纸;6、硅油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全包膜结构,一种全包膜结构,包括PP膜1,所述PP膜1的侧面设有撕开头2,所述撕开头2的底面固定粘贴有封口胶4,所述PP膜1底面的右侧粘贴有胶层3,所述胶层3的底面粘接有底纸5,所述底纸5的顶面与所述撕开头2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硅油涂层6,所述封口胶4粘接在所述硅油涂层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华冠商标印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华冠商标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7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向臂台夹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供暖集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