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供暖集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47012.6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62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忠龙 |
主分类号: | F24S70/12 | 分类号: | F24S70/12;F24S70/60;F24S80/10;F24S80/52;F24S80/54;F24S80/56;F24S80/65 |
代理公司: | 鞍山顺程商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6 | 代理人: | 陈晴梅 |
地址: | 114200 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供暖 集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供暖集热器,包括:底板、侧板、设置在底板上方的玻璃盖板底板和侧板的内侧设有复合保温层,在底板的复合保温层上方设有蓝膜吸热体,蓝膜吸热体中镶嵌有传热流道,其中传热流道中设有流动吸热介质,玻璃盖板为低铁布纹钢化玻璃,侧板、玻璃盖板和和传热流道共同形成一空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蓝膜吸热体,导热效率高,传热流道采用铜管,耐腐蚀,清洁卫生;空腔内设有的氩气,可以避免因内外部温差产生的内部凝雾、凝液现象,提高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并通过复合保温层和高边框的设计,使热能在传输过程中损失小于1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供暖集热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是太阳能设备应用于建筑节能的技术进步与发展方向。太阳能的热利用中,主要技术要点在于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由于太阳能比较分散,必须设法将其集中起来,因此集热器是所有利用太阳能装置的关键部分。太阳能集热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阳光透过透明盖板照射到表面 涂有吸收层的吸热体上,其中大部分太阳辐射能为吸收体所吸收,转变为热能。
现有的太阳能供暖集热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收集热量,但吸收率仍不能达到理想值,光热转换效率低、结构复杂、使其广泛应用受到限制,特别是在寒冷的北方保温效果差,冬季热效率在传输过程中损失为35%-40%。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供暖集热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克服现有集热器的缺点,其价格低廉、结构简单,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降低了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损失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供暖集热器,包括:底板、侧板、设置在底板上方的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侧板的内侧设有复合保温层,在底板的复合保温层上方设有蓝膜吸热体,所述蓝膜吸热体中镶嵌有传热流道,其中传热流道中设有流动吸热介质,所述玻璃盖板为低铁布纹钢化玻璃,所述侧板、玻璃盖板和和传热流道共同形成一空腔,所述复合保温层由外至内依次设有真空绝热板、纳米微孔板和聚氨酯发泡保温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低铁布纹钢化玻璃上设置有无机纳米硅超亲水自洁涂料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热流道为铜管制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钢化玻璃表面为向外凸起的曲面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侧板为铝制型材制成,所述侧板的高度为90mm-120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板为镀锌钢板制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空腔内充有惰性气体,其中惰性气体为氩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驱动部和伸缩部为驱动气缸、油缸或者驱动丝杠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真空绝热板厚度为8-10mm,纳米微孔板厚度为5-10mm, 聚氨酯发泡保温板厚度为2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蓝膜吸热体,导热效率高,传热流道采用铜管,耐腐蚀,清洁卫生。
2. 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内设有的氩气,可以避免因内外部温差产生的内部凝雾、凝液现象,提高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3. 本实用新型通过复合保温层和高边框的设计,使热能在传输过程中损失小于1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忠龙,未经王忠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7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包膜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隔音功能的无铅排水管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