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据备份容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51943.3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9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慧斌;张天松;高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安聚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065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备份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备份容灾装置,包括备份容灾一体机本体、安装架、连接板、散热箱、安装柱和活动板,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备份容灾一体机本体一端卡合连接,且所述安装架顶端开有定位孔;所述安装柱位于所述备份容灾一体机本体内部,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备份容灾一体机本体内腔顶端固接,且所述安装柱内部分别开有限位腔和活动腔;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限位腔内部,所述活动板顶端固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顶端卡合于所述定位孔内部,且所述活动板底端设有第一弹簧。通过向底端压动定位柱可将活动板移动至活动腔内部,同时转动定位柱,从而可将活动板卡合在活动腔内部,继而使得定位柱与定位孔脱离,便于将备份容灾一体机本体拆卸。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备份容灾装置,具体是一种数据备份容灾装置。
背景技术
容灾备份实际上是两个概念,容灾是为了在遭遇灾害时能保证信息系统能正常运行,帮助企业实现业务连续性的目标,备份是为了应对灾难来临时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在容灾备份一体化产品出现之前,容灾系统与备份系统是独立的。容灾备份产品的最终目标是帮助企业应对人为误操作、软件错误、病毒入侵等“软”性灾害以及硬件故障、自然灾害等“硬”性灾害。
传统的数据备份容灾一体机的安装结构简单,在反复安装与拆卸容易对固定螺钉或螺孔产生损害,使用寿命有限,拆装也较为麻烦,且目前的数据备份容灾一体机在安装时通用性不足,不便于根据尺寸来进行调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数据备份容灾装置。
发明内容
一种数据备份容灾装置,包括备份容灾一体机本体、安装架、连接板、散热箱、安装柱和活动板;
所述备份容灾一体机本体两端均设有所述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备份容灾一体机本体一端卡合连接,且所述安装架顶端开有定位孔;所述安装柱位于所述备份容灾一体机本体内部,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备份容灾一体机本体内腔顶端固接,且所述安装柱内部分别开有限位腔和活动腔;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限位腔内部,所述活动板顶端固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顶端卡合于所述定位孔内部,且所述活动板底端设有第一弹簧;
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安装架顶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架固接,且所述连接板侧面开有导向孔;所述散热箱位于所述备份容灾一体机本体顶端,所述散热箱两端均固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外端贯穿所述导向孔,所述连接板内侧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接于所述螺纹柱表面,且所述螺纹柱外端螺有调节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为U型结构,所述安装架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安装架对称分布于所述备份容灾一体机本体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一端外侧面固接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侧面开有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箱两端均设有所述螺纹柱,且所述散热箱顶端镶嵌有散热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与所述限位腔均为正六边形结构,所述活动腔为圆形结构,且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活动腔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孔为阶梯状结构,且所述螺纹柱与所述导向孔滑动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拆装简单且通用性强的数据备份容灾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散热箱与连接板连接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安聚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固安聚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519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闭环自校验流量变送器
- 下一篇:一种延时器模块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