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染湖库水体悬浮定深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60685.5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0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李洪涛;刘琴;任帮政;李雪菱;田耘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25 | 代理人: | 马超前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水体 悬浮 深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染湖库水体悬浮定深处理装置,属于湖库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浮力控制器,所述浮力控制器内活动连接有多个种植篮,每个所述种植篮内均设置有水面药包和植物,每个所述种植篮底面连接有多个串联的可回收药包,相邻所述可回收药包之间的距离为1‑5m,所述可回收药包表面设置有多个梅花状细孔,所述可回收药包内壁设置有滤纸。通过将可回收药包串联,可以对不同深度的水面进行处理,提高对湖库污染的处理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湖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湖库水体悬浮定深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湖泊萎缩和消亡严重,由此造成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开始显现,直接关乎着城市及农村用水安全。
现阶段常用的化学控制污染方式主要为:在受污染水体中加入药剂,通过酸碱中和反应等方式使废水中毒性较强污染物质得到转化,并在其达到排放标准后在排入到周围水体中,从而控制及降低周围水体污染程度。但当前污染水体中药物加入方式多为一次性,对湖库深部水体的处理效率有待提升,同时药物不能回收,有可能对湖库水体形成二次污染;生态浮岛水体污染控制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方式,主要就是借助植物、载体等组成水上生态系统,达到控制水体污染的效果,具有造价低、无二次污染、不需占用土地并能美化环境,但生态浮岛仍在发展阶段,无法对湖库不同深度的水面进行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湖库水体悬浮定深处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生态浮岛无法对湖库不同深度的水面进行处理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染湖库水体悬浮定深处理装置,包括浮力控制器,所述浮力控制器内活动连接有多个种植篮,每个所述种植篮内均设置有水面药包和植物,每个所述种植篮底面连接有多个串联的可回收药包,相邻所述可回收药包之间的距离为1-5m,所述可回收药包表面设置有多个梅花状细孔,所述可回收药包内壁设置有滤纸。
工作原理:使用时根据湖库深度,确定可回收药包具体数量,然后通过浮力控制器将可回收药包放入湖库中。通过将可回收药包串联,可以对不同深度的水面进行处理,提高对湖库污染的处理能力。通过设置水面药包和植物,能够对湖面的水体污染进行处理,提高装置污染处理效率。通过设置梅花状细孔,保证可回收药包内的填充材料能够充分与水体反应,保证处理效果。通过设置滤纸,使填充材料不容易流失,延长填充材料的处理时长。
进一步的,所述可回收药包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可回收药包高8-15cm,所述可回收药包直径为3-8cm。
进一步的,所述可回收药包为珠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可回收药包数量为3个。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可回收药包之间通过尼龙绳连接。
通过尼龙绳连接相邻可回收药包,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浮力控制器为可拆卸浮床。
通过设置可拆卸浮床,可以对浮床进行单独更换,体现出生态浮床绿色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可回收药包串联,可以对不同深度的水面进行处理,提高对湖库污染的处理能力;
2.通过设置水面药包和植物,能够对湖面的水体污染进行处理,提高装置污染处理效率;
3.通过设置梅花状细孔,保证可回收药包内的填充材料能够充分与水体反应,保证处理效果;
4.通过设置滤纸,使填充材料不容易流失,延长填充材料的处理时长;
5.通过尼龙绳连接相邻可回收药包,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
6.通过设置可拆卸浮床,可以对浮床进行单独更换,体现出生态浮床绿色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606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氟废液的预焚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回收式湖库污泥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