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64780.2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14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华;王普良;张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住六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4 | 分类号: | B01D21/04;B01D21/18;B01D21/20;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沉淀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沉淀池,涉及混凝土回收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池体,池体上开设有出水孔,还包括刮泥板,刮泥板位于池体内;池体上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密封门;池体内设置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带动刮泥板沿出料口方向往复移动;刮泥板在移动装置的带动下将水泥推向出料口。本申请省去了人工铲挖水泥的过程,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回收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沉淀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的用量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混凝土搅拌车投入使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结束后,需要及时对罐体内进行清洗,清洗后的废水中混有大量混凝土,通常为了对其进行回收利用,会将废水通过砂石分离装置过滤后运输至混凝土沉淀池。
目前,一般的混凝土沉淀池主要包括池体,池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孔;将混凝土废水经砂石分离装置过滤后运输至池体内自然沉淀,当废水中的水泥与水分离后,打开出水孔将上层水排出后再对水泥进行回收利用;水泥回收时,通常需要人工将沉淀池底内的水泥挖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水泥回收时需要通过人工铲挖的方式将水泥运出沉淀池,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沉淀池。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沉淀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上开设有出水孔,还包括刮泥板,所述刮泥板位于所述池体内;所述池体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密封门;
所述池体内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带动所述刮泥板沿出料口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刮泥板在所述移动装置的带动下将水泥推向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废水中的水泥和水分层后,打开密封门,启动移动装置,刮泥板在移动装置的带动下将沉淀池内的水泥推出出料口。省去人工铲挖水泥的过程,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量。
优选的,所述池体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所述池体内部连通,所述容置槽轨道方向沿出料口方向设置;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位于容置槽内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为丝杠,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池体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带动所述驱动杆转动的驱动电机;
所述驱动杆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容置槽滑移连接;所述连接板穿过容置槽伸入池体内;所述连接板底端与所述刮泥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杆转动,连接板与驱动杆转动连接,容置槽与连接板滑移连接并且容置槽限制连接板转动;连接板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沿容置槽轨道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刮泥板将池体内的水泥推至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池体上设置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的轨道方向平行于容置槽的轨道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板背离容置槽的一端伸入滑移槽内,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滑移槽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位于容置槽和滑移槽内,并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容置槽,滑移槽滑移连接;连接板移动过程中容置槽与滑移槽共同对连接板起支撑作用,提高了连接板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滑移槽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为光杆;
所述连接板伸入滑移槽内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板套设于限位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限制连接板脱离滑移槽,进一步提高了连接板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池体内设置有辅助驱动装置,所述辅助驱动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滑移槽内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为丝杠,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池体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住六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住六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64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强型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 下一篇:模组端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