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组端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64783.6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4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苏立擂;罗冲;田永杰;蔡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58;H01M50/289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王婷婷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组端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模组端板设于电池模组的两端,模组端板的上端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用于卡设电源底座,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沿模组端板的宽度方向布置,且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呈镜像对称设置。由于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沿模组端板的宽度方向布置,因此,在模组端板的装配过程中,调换电池模组两侧的模组端板的位置,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的相对位置也会发生调换。而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呈镜像对称设置,因此,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的相对位置发生调换不会影响电源底座与模组端板的装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组端板解决了电池模组两端的模组端板无法调换使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电池模组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组端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的两端设有模组端板,模组端板的上端设有用于卡设电源底座的插槽,并且插槽的数量通常为一个。为了方便电源底座与电芯的输出端连接,插槽一般不设置在模组端板的中心位置,并且,电池模组两端的模组端板的插槽位置不同。因而,在模组端板的制造过程中,至少需要设计并加工出两种模组端板,如此,将大大增加电池模组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模组端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解决电池模组两端的模组端板无法调换使用,造成电池模组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组端板,该模组端板设于电池模组的两端,模组端板的上端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用于卡设电源底座,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沿模组端板的宽度方向布置,且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呈镜像对称设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模组端板具有用于连接电芯的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第二侧面上设有朝向第一侧面延伸的镂空孔,镂空孔不贯通第一侧面。通过在模组端板上设置镂空孔,大大降低了模组端板的重量,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整个电池模组的重量,有利于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多个镂空孔呈矩阵分布于模组端板的第二侧面。并且,多个镂空孔呈矩阵分布有利于提高模组端板的结构强度,避免模组端板受到挤压之后出现形变。再者,呈矩阵分布的镂空孔易于加工,有利于降低整个模组端板的加工难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镂空孔在模组端板的第二侧面的投影的总面积为S,模组端板的第二侧面的面积为Q,满足,S/Q≥0.8。如此设置,进一步降低了模组端板的重量,提升了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模组端板的侧部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用于卡设紧固带,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呈镜像对称设置。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能够防止紧固带沿着模组端板的上下方向位移,有利于紧固带牢牢箍紧于电池模组的外侧,提高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模组端板的外侧设有多个第一凸筋,第一凸筋沿着模组端板的高度方向排列,相邻第一凸筋围设形成第一卡槽;模组端板的外侧设有多个第二凸筋,第二凸筋沿着模组端板的高度方向排列,相邻第二凸筋围设形成第二卡槽。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模组端板具有用于连接电芯的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模组端板的第二侧面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沿模组端板的宽度方向布置,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呈镜像对称设置。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用于确定模组端板与电芯的相对位置,确保模组端板的位于宽度方向的中心轴与所有电芯位于宽度方向的中心轴处于同一平面内,从而提高电池模组的装配精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模组端板具有用于连接电芯的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模组端板的第二侧面设有第一吊装孔和第二吊装孔,第一吊装孔和第二吊装孔沿模组端板的宽度方向布置,第一吊装孔和第二吊装孔呈镜像对称设置。第一吊装孔和第二吊装孔用于卡设吊装电池模组的吊装工具,同一模组端板同时设置第一吊装孔和第二吊装孔,有利于提高吊装工具吊装电池模组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64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沉淀池
- 下一篇:一种水泥窑炉SCR脱硝催化剂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