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接触器辅助触点通断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66075.6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40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成;袁迪飞;王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接触器 辅助 触点 自动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断自动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辅助触点通断自动检测装置,属于低压电器工装领域。包括架体,所述的架体的上端中设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的底部设有绝缘板,所述的绝缘板中设有若干探针;所述的固定板的下方设有可上下位移的浮动板且固定板与浮动板呈上下对应式分布,所述的浮动板上设有辅助触头,浮动板向上位移使辅助触头中的各触点与探针紧密接触;所述的架体中设有向下位移与辅助触头呈压接状态的压接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断自动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辅助触点通断自动检测装置,属于低压电器工装领域。
背景技术
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一般安装在本体上,其内部机构活动件与本体主线圈内部的铁芯连接,当主线圈得电时,吸合铁芯轴向运动,从而拉动辅助触头活动件,使其上对应触头状态进行切换:常开-闭合,或常闭-断开,从而可轻易控制某些辅助回路(一般为小电流回路)的通或断。图1为一种交流接触器辅助触头,a为活动件,b、c为对应辅助触点。常规对辅助触头对应触点部件检查的方法是:人工将活动件压下,然后检测对应触点的通断情况,这种方法虽简单,但由于较难保证按下活动件的位置与交流接触器铁芯作用位置一致,在具体生产过程中,有不少误判的现象,本申请的一种交流接触器辅助触头通断半自动检测装置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因其调节、操作方便,可同时进行各对应触点通断判别,检测速度快,结果精确,因此,深受车间检测人员喜爱的一种交流接触器辅助触点通断自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交流接触器辅助触点通断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架体,所述的架体的上端中设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的底部设有绝缘板,所述的绝缘板中设有若干探针;所述的固定板的下方设有可上下位移的浮动板且固定板与浮动板呈上下对应式分布,所述的浮动板上设有辅助触头,浮动板向上位移使辅助触头中的各触点与探针紧密接触;所述的架体中设有向下位移与辅助触头呈压接状态的压接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板中设有探针回位孔,所述的探针向上位移时通过探针回位孔进行避让,所述的架体的上部设有笔筒气缸,所述的压接件为螺杆,所述的笔筒气缸推动螺杆向下位移与辅助触头进行压接;所述的螺杆通过滑块进行定向位移;
所述的架体的下端中设有超薄气缸,所述的超薄气缸带动浮动板进行上下位移。
作为优选,所述的笔筒气缸与超薄气缸分别通过手动阀进行手动止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浮动板通过导杆沿架体进行位移;所述的架体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的上方设有中板,所述的中板的上方设有上板,所述的笔筒气缸固定在上板的上部,所述的超薄气缸固定在中板的底部。
其结构是这样的:笔筒气缸固定在上板上,固定板通过垫套用螺钉固定在上板上,绝缘板与固定板连接在一起,探针固定在绝缘板上,固定板设有避让探针的孔。笔筒气缸活塞杆前端与滑块螺纹连接,并用螺母锁紧;滑块下端设有螺杆,并以螺母锁紧;各探针下活动端分别对应各辅助触点。中板与底板以支撑隔开,超薄气缸设置在中板下面,并以螺钉紧固,中板上设有导杆,与直线轴承相配,直线轴承固定在浮动板上;超薄气缸活塞杆端部设有连接法兰,两者螺纹连接,连接法兰固定在浮动板下面;上板与中板右侧均设有手动阀,分别控制气缸动作。工作时,先把辅助触头放入浮动板的定位腔中,启动中板上的手动阀,超薄气缸活塞杆上升,通过连接法兰带动浮动板沿直线轴承副导向上行,使辅助触头各触点与对应探针紧密接触,各探针各有电线引出,相对应的触点连线形成回路,当对应触点闭合时,可使回路上的小灯泡发亮,以判断触点的通断,再启动上板右侧手动阀,驱动笔筒气缸活塞杆向下运动,带动滑块、螺杆一起向下运动,从而将辅助触头活动件a下压,其下压位置可通过气缸活塞杆端部螺纹进行调节,使之与接触器线圈驱动辅助触头活动件的位置一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流接触器辅助触点通断自动检测装置,结构紧凑,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66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