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秤台静态电子轨道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67948.5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96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程继坤;季禹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4 | 分类号: | G01G19/04;G01G21/22;G01G23/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华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93 | 代理人: | 李景华 |
地址: | 25000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秤台 静态 电子 轨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秤台静态电子轨道衡,包括计算机、称重指示器、A秤、B秤,所述A秤、B秤均包括秤台一、秤台二、车号识别系统、称重指示器,所述秤台一为标准秤台,A秤台一下设置有8个称重传感器,8个称重传感器分别与一个八线制接线盒连接,所述八线制接线盒与称重指示器连接,所述A秤台二下设置有4个称重传感器,4个称重传感器分别与四线制接线盒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同时满足两节不同型号车辆的不摘钩连挂计量,可分别得到2节车辆的计量数据,能满足两节车辆称重,又能满足单节车单独计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货场专用静态电子轨道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节车辆同时称重的双秤台静态电子轨道衡。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运输的持续发展,运输量较大的港口和冶金、煤炭、热电等工业部门的散装物料多采用翻车机进行卸车,翻车机每次可以翻卸1-4节车皮,卸车效率高,对车辆损伤少,能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便于实现机械的自动化控制。而在翻车机卸车前,需对装置货物进行称重,如果单节车皮进行称重,然后再进行单车摘钩,拨车机将车辆拨至翻车机,翻车机进行翻车卸货,工作流程繁琐,时间长,效率低,严重时会造成铁路线压车现象。
发明内容
为克服所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涉及一种双秤台静态电子轨道衡,可同时满足两节不同型号车辆的不摘钩连挂计量,可分别得到2节车辆的计量数据,能满足两节车辆称重,又能满足单节车单独计量,每节车辆的计量精度满足OIMLⅢ级标准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秤台静态电子轨道衡,包括计算机、称重指示器、A秤、B秤,所述A秤、B秤均包括秤台一、秤台二、车号识别系统、称重指示器,所述秤台一为标准秤台,秤台一的台面长度为12.85m,A秤台一下设置有8个称重传感器,8个称重传感器分别与一个八线制接线盒连接,所述八线制接线盒与称重指示器连接,所述A秤台二为短台面,长度为3.5m,所述A秤台二下设置有4个称重传感器,4个称重传感器分别与四线制接线盒连接,所述四线制接线盒与称重指示器连接,所述称重指示器与计算机连接,所述车号识别系统与计算机连接,所述秤台二与秤台一组成长台面衡器。
具体地,所述车号识别系统安装在秤台一上。
具体地,所述A秤的秤台一与B秤的秤台一相连。
具体地,所述秤台一、秤台二的两侧均设有称重轨道,A秤的秤台一与B秤的秤台一的称重轨道采用桥式过渡器过渡连接,A秤的秤台二的称重轨道与前方过渡轨道采用桥式过渡器过渡连接,B秤的秤秤台二的称重轨道与后方过渡轨道采用桥式过渡器过渡连接。
具体地,所述称重指示器采用双窗口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双秤台轨道衡安装在翻车机前面的线路上,与翻车机连锁运行,可以实现翻车机同时翻卸两节车辆的货物,提高了工作效率效率;且A秤和B秤是各自独立的,各自配单独的称重指示器,共用一套计算机管理系统和软件,可以分别显示单节车辆的称重重数据,也可以显示两台节车辆总的称重数据,计量速度快,工作效率高;A秤、B秤均为标准秤台和短秤台的组合秤台,可以满足换长不同的车辆的称重,常规车辆通过标准秤台进行称重计量,加长车辆可采用标准秤台和短秤台组合后进行称重,可实现长、短车辆连挂混编时的称重计量;称重指示器为双窗口显示,可以同时显示两个长、短台面的重量,便于衡器的标定调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Z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桥式过渡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X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679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