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的地下水水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72197.6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3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赵超;张乾;盖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超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李通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携带 地下水 水质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地下水水质检测装置,包括水质检测仪和收纳箱,所述水质检测仪位于收纳箱内,收纳箱的底部活动接触有漂浮板,漂浮板的顶部与水质检测仪的底部固定连接,漂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微型水泵,微型水泵的出水端延伸至水箱内,漂浮板的底部开设有前侧和后侧均为开口设置的第一槽。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快速将水质检测仪、微型水泵和水箱移出使用,且便于在使用后,对水质检测仪、微型水泵和水箱进行收纳并固定,方便携带运输,且收纳后的水质检测仪,可降低其移动过程中的因误碰造成的损坏风险,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水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地下水水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他是我们生命的保证,一个好的水源对于我们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需要有经常对水质进行检测,因此需要用到水质检测装置,例如申请号:201920409939.1提供一种地下水水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仪本体以及检测探头,所述检测仪本体固定在水箱上端面,所述检测仪本体下端连接有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下端穿过水箱上端,并伸入水箱内下部,所述水箱固定在支座上端面,所述支座下端通过法兰盘与水泵固定连接,所述水泵下端连接有三通管道,所述三通管道环形侧面下部滑动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下端焊接固定有滤网罩,所述三通管道右端通过出水管与水箱右下方相连通,所述水泵左端通过进水管与水箱左上方相连通,该装置便于对地下水进行快速吸取,快速检测,实现了流动检测以及静止检测任意选择的目的。
上述专利中的检测仪虽然可以实现对地下水的水质监测,但是其整个装置的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且其在使用后,不便于对检测仪和水泵进行收纳防护,其检测仪和水泵设置在外界,在移动的过程中,存在被误碰损坏的风险较大,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地下水水质检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地下水水质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携带的地下水水质检测装置,包括水质检测仪和收纳箱,所述水质检测仪位于收纳箱内,收纳箱的底部活动接触有漂浮板,漂浮板的顶部与水质检测仪的底部固定连接,漂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微型水泵,微型水泵的出水端延伸至水箱内,漂浮板的底部开设有前侧和后侧均为开口设置的第一槽,微型水泵的进水端贯穿第一槽延伸至漂浮板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吸水头,水箱的底部一侧连通并固定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底端延伸至第一槽内,排水管上螺纹套设有堵盖,漂浮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杆,收纳箱活动套设在四个卡杆上,漂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杆,水质检测仪、水箱和微型水泵均位于U形杆内,收纳箱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绕线轴,绕线轴位于U形杆的上方,绕线轴上缠绕并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的底端与U形杆的顶部固定连接,绕线轴的右端延伸至收纳箱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摇盘,绕线轴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硬质防滑胶套,拉绳位于两个硬质防滑胶套之间,绕线轴的上方设有压杆,压杆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尖块,尖块的尖端与对应的硬质防滑胶套的顶部紧密接触,收纳箱的顶部内壁上嵌装有两个矩形管,矩形管的顶端延伸至收纳箱的上方并设为封堵结构,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矩形管滑动套设在对应的定位杆上,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拉杆位于两个定位杆之间,拉杆的顶端延伸至收纳箱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拉环,收纳箱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凹槽,凹槽的顶部内壁与压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簧,收纳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把手,拉环和两个矩形管均位于U形把手内。
优选的,所述收纳箱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两个矩形卡槽,矩形卡槽的内壁与对应的卡杆的外侧活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收纳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内侧与绕线轴的外侧固定连接,两个转动槽中位于右侧的转动槽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圆形孔,圆形孔的内壁与绕线轴的外侧活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超,未经赵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21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线束用绞线机
- 下一篇:一种USB多隔离型模拟量采集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