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飞线疲劳的动圈式直线对置振荡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72920.0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4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邓伟峰;陈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39/00;F04B39/14;F04B37/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疲劳 动圈式 直线 振荡 压缩机 | ||
1.一种消除飞线疲劳的动圈式直线对置振荡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基座,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基座的中部设有向两侧对称伸出的一体式共用缸体,且基座上设有连通缸体内、外部的气孔,所述缸体的两端均设有与其匹配且在其内部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活塞;
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数量和活塞的数量相同,所述直线电机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且与活塞的安装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直线电机包括驱动对应活塞做直线往复运动的动子组件和安装在基座上的定子组件,所述动子组件包括线圈支架及安装在线圈支架上的线圈,所述线圈支架的外端与对应活塞的外端同轴安装,运动的线圈支架驱动活塞做直线往复运动;
多个弹性导电体,所述弹性导电体的两端部分别绝缘安装在壳体及与对应活塞外端同轴固定的固定轴上,连接在固定轴和壳体之间的弹性导电体为对应活塞提供径向支撑和轴向往复运动的回复力,所述弹性导电体作为导电载体串联连接在外部的接线柱与内部的线圈之间电性连接的输电导线上,且每个弹性导电体分别单独作为一项电极的导电载体,所述输电导线在弹性导电体上的连接位置分别位于弹性导电体在壳体和固定轴的安装位置上,输电导线不随运动的线圈摆动,所述接线柱设置在与壳体对应端部连接的端盖上,且接线柱与外部的电源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飞线疲劳的动圈式直线对置振荡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圆筒状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两端均同轴匹配固定有所述壳体,所述缸体为圆筒状且同轴设置在连接体的中部,且连接体与缸体径向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的支撑体,所述气孔连通在缸体的内部和连接体的外部之间,且该气孔沿缸体的径向贯穿连接体和其中一个支撑体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除飞线疲劳的动圈式直线对置振荡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均为圆筒状的内磁极、外磁极和永磁体,所述内磁极和外磁极同轴设置且在同一方向上的两端面之间径向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体,所述内磁极同轴套装在缸体的外圆周面上,所述外磁极同轴套装在对应壳体的内圆周面上,且外磁极的两个端面分别轴向定位支撑在基座的支撑体和对应壳体内圆周面上设置的定位台阶上,所述定位体匹配卡入相邻两支撑体之间的镂空空间内,所述永磁体同轴粘接在永磁体托的外圆周面上,所述永磁体托同轴粘接在内磁极的外圆周面上,所述永磁体的外圆周面与外磁极的内圆周面之间设有供所述线圈轴向往复运动的圆环形空间,所述线圈支架为圆筒状,线圈支架的内端同轴套装在永磁体的外部,所述线圈同轴粘接在线圈支架的外圆周面上且位于所述圆环形空间内,所述线圈支架的外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连接端板,所述连接端板与缸体的外端部固定且线圈支架与缸体同轴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除飞线疲劳的动圈式直线对置振荡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为多匝漆包铜线缠绕而成的圆筒状结构,所述线圈支架外圆周面上设有两圈沿径向向外伸出的、圆环状的定位环,所述线圈轴向定位在两个定位环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飞线疲劳的动圈式直线对置振荡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体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为正极弹性导电体和负极弹性导电体,所述正极弹性导电体和负极弹性导电体均为圆盘状的板弹簧,该板弹簧的型线为多条圆渐开线型的镂空悬臂,且镂空悬臂之间彼此偏心均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飞线疲劳的动圈式直线对置振荡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弹性导电体和负极弹性导电体均与所述固定轴同轴设置,每个弹性导电体的边缘均夹紧在相邻的两个绝缘外压环之间,所有绝缘外压环依次轴向叠放并压紧固定在壳体内圆周面上设置的固定台上,所述正极弹性导电体和负极弹性导电体两者的中心均设有同轴套装在所述固定轴外部的通孔,每个弹性导电体的中心均夹紧在相邻的两个绝缘内压环之间,所有绝缘内压环依次同轴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并轴向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29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驾驶区一体式包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数码涡旋箱式冷凝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