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光催化水体生态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75080.3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87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潘文斌;赵磊;叶铭;尹楚杰;何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吴志龙;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光催化 水体 生态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光催化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原水池、光催池、生物膜池、复合池,所述原水池、光催池、生物膜池、复合池具有相同的池体结构,所述池体结构包括池体框架,所述池体框架外侧四周与包覆有防水布。本实用新型质地轻巧能适用不同地形的富营养化水体,且采用光催化膜与生物膜相结合利用天然能量即可对水中污染物进行降解,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氮磷去除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光催化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景观水体是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建造的、给人以美感的城市水体,如景观河道、公园湖泊等。多年来,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随意排放到城市水体中,使得水体水质变差,污水中营养物质过剩,使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状态,功能丧失。
目前景观水体修复主要有、曝气复氧、水生生态系统构建、底泥清淤等方式。存在建设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光催化作为一种清洁绿色的净化水体中污染物质的方式,将催化剂置于水体中后即可利用阳光分解水中有机物质和含氮物质。生物膜相比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具有生物浓度高的优点,在同等池容条件下去除率高,且由于膜表面溶解氧梯度的原因,可以同时发生硝化与反硝化。能够对污水中的含氮污染物起到良好的去除效果。将光催化与生物膜组合,生物膜能够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更易降解的物质能够提升光催化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传统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技术基建困难及运维费用大的缺点而提供了一种复合光催化水体修复实验装置。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复合光催化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原水池、光催池、生物膜池、复合池,所述原水池、光催池、生物膜池、复合池具有相同的池体结构,所述池体结构包括池体框架,所述池体框架外侧四周上包覆有防水布;原水池、光催池、生物膜池、复合池独立存在。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结构的一侧下部设置有进水孔,进水孔经管路与外部的进水源连接,池体结构的另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将水排出的水泵,水泵经管路连出。
进一步的,所述光催池与复合池内均还包括若干光催化膜,所述光催化膜间隔系挂于池体结构内,光催化膜可漂浮于池体结构内,光催化膜的顶端位于水平面下10mm处。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膜池与复合池内还包括若干生物膜,所述生物膜池的池体结构内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若干生物膜,所述生物膜包括若干生物膜填料链,生物膜填料链水平间隔排布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生物膜填料链包括链条,链条上间隔系挂有若干生物膜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膜池与复合池的池体结构内均设置有生物膜支撑架,所述生物膜支撑架包括位于四角的立柱,位于后侧的两个立柱之间与位于前侧的两个立柱之间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若干横杆,生物膜由上至下间隔系挂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前后两个横杆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孔据池体结构的底部高度为500-800mm以便于池体下部陷入底泥后仍可以与外界水环境进行交换。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布设于水面以下150-250mm。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膜填料填充率为75%-85%。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膜填料的主体为藻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质地轻巧能适用不同地形的富营养化水体,且采用光催化膜与生物膜相结合利用天然能量即可对水中污染物进行降解,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氮磷去除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4为光催膜布设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5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抗菌性能强的无纺布
- 下一篇:一种附有透明层的公文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