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蚓床通气加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75681.4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9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升明;张艳;连静;刘义文;杨福强;杨金辉;高宇科;侯崇正;曹云;向琳娜;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袁瑞红 |
地址: | 41000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气 加温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蚓床通气加温系统,包括处理室,所述处理室的内部呈等距铺设有蚓床,所述蚓床的外侧设有通气加温装置。该蚓床通气加温系统,通过氧纳米管置于蚓床中部并两端铺设,使得向蚓床通气时,可使增氧纳米管中气体温和、均匀输送到蚓床内部,蚓床内部物料受热、增氧均匀,效果明显,可控性强,对室温和蚓床料内温度进行测试,从而计算出达到蚯蚓生长适宜温度所需通气的时间,通过定时开关准确设定通气时间,进而为蚯蚓提供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适合蚯蚓存活,同时进一步提升可控性,蚓床料内湿度不佳的情况下,使得蚓床内湿度更加稳定,为蚯蚓提供更加适宜的湿度环境,为人们使用提升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蚓床通气加温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蚓床通气加温系统。
背景技术
针对制约蚯蚓高效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的料床环境因子,如温度、通气情况、湿度等,我国农业专家学者,自上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相关研究,先后研究出露天半地下池、大棚养殖、大棚温床半地下池等技术方法,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蚯蚓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能力及产出品数量、质量,促进了该研究领域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然现有技术仍存在,技术使用投入成本高、因场地变动而新增的投入产本及损失、技术使用效果可操控性不完善等问题。
但现有的蚓床通气系统仍存在物料受热增温及通气增氧不均匀,通气、增温效果难以控制的问题,且不便于计算出达到蚯蚓生长适宜温度所需通气的时间,无法快速为蚯蚓提供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可控性进一步降低,同时蚓床内湿度无法良好的控制,无法为蚯蚓提供更加适宜的湿度环境,给人们使用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蚓床通气加温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蚓床通气系统仍存在物料受热增温及通气增氧不均匀,通气、增温效果难以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蚓床通气加温系统,包括处理室,所述处理室的内部呈等距铺设有蚓床,所述蚓床的外侧设有通气加温装置;
所述通气加温装置包括鼓风机、电热扇、控制开关、PVC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和增氧纳米管;
所述鼓风机和电热扇分别安装于处理室的内部右侧,所述鼓风机和电热扇均电性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安装于处理室的内部侧壁上,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连通有PVC管,所述PVC管的末端连通有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外壁通过三通接头连通有多个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的外壁下方通过垂直接头连通有第三支管,所述第三支管的外壁贯穿蚓床的一侧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第三支管的末端通过三通接头连通有两个增氧纳米管。这样设计使得向蚓床通气时,可使增氧纳米管中气体温和、均匀输送到蚓床内部,蚓床内部物料受热、增氧均匀,效果明显,可控性强。
优选的,所述增氧纳米管置于蚓床中部并向蚓床的内部两端铺设。这样设计可提升增氧的均匀程度。
优选的,所述鼓风机的进风端与电热扇的前端相向设置。这样设计可保证鼓风机可稳定吸入热气。
优选的,所述处理室的内部设有调试装置;
所述调试装置包括固定件、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
所述第一温度计通过固定件安装于处理室的内部侧壁上,所述第一温度计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温度计,所述第二温度计通过固定件安装于蚓床的内部侧壁上。这样设计可通过同一位置通气后料温与初始料温差值,及室温变化差值,判断通气情况,依据两差值温度差,及鼓风机通气时间,可知蚓床每升高℃所需的时间,从而计算出达到蚯蚓生长适宜温度所需通气的时间,通过定时开关准确设定通气时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均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这样设计使得定时开关可对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处理室的内部设有加水系统;
所述加水系统包括水箱、水泵、导流管和喷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长沙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56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地板电热防水膜
- 下一篇:一种光栅结构及近眼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