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组合壳型的浇铸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76653.4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0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旺;曾祥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三联富润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 |
代理公司: | 湖南稷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6 | 代理人: | 郭军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组合 浇铸 模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组合壳型的浇铸模型,包括外筒和设置在所述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的两端通过端口凸起接触放置,所述端口凸起和所述外筒、所述内筒之间形成铸腔,所述外筒包括相互组合的下外筒和上外筒,所述下外筒和所述上外筒均包括半圆环外筒壁,所述下外筒和所述上外筒各自的所述半圆环外筒壁相互接触的表面分别设置对应的胶接槽或齿,通过在所述胶接槽或齿内设置粘胶粘接所述下外筒和所述上外筒,所述下外筒和/或所述上外筒上还包括铸造原料进入的铸孔;通过采用上下外筒套设内筒的结构,实现管状铸件的浇铸模型设计,使用胶接的方式连接上下外筒压紧内筒形成铸腔,可以满足圆管、锥管、弯管多种管状铸件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层组合壳型的浇铸模型。
背景技术
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常见的铸造工艺主要可分为砂型铸造和壳型铸造,其中壳型铸造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通常通过挤压组合在一起,这就需要相关的机器控制上模或下模之一运动,然后进行浇铸。
随着车辆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工程车辆的市场需求很大,车辆中通常需要使用到管状铸件,例如水泥泵车耐磨件用到的弯管、锥管等。在管状铸件浇铸成型的过程中,由于铸件结构本身比较简单,动用较大型的自动化机械控制铸造过程,对铸造厂而言成本投入过大,经济效益不高。所以有必要提出针对管状铸件生产的专门的铸造模型,以降低相关铸造厂的成本投入,增加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层组合壳型的浇铸模型,通过胶粘组合多层壳型浇铸模型,满足管状铸件铸造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层组合壳型的浇铸模型,包括外筒和设置在所述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的两端通过端口凸起接触放置,所述端口凸起和所述外筒、所述内筒之间形成铸腔,所述外筒包括相互组合的下外筒和上外筒,所述下外筒和所述上外筒均包括半圆环外筒壁,所述下外筒和所述上外筒各自的所述半圆环外筒壁相互接触的表面分别设置对应的胶接槽或齿,通过在所述胶接槽或齿内设置粘胶粘接所述下外筒和所述上外筒,所述下外筒和/或所述上外筒上还包括铸造原料进入的铸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半圆环外筒壁的两端口设置向内凸起的半圆环形的端口凸起,所述内筒两端的外径与所述端口凸起的内径对应。理论上也可在内筒的两端设置向外凸起的圆环形端口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下外筒和所述上外筒除所述胶接槽或齿相对应设置外,其余部分均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下外筒和所述上外筒的半圆环外筒壁相互接触的其中一侧中部设置铸口,所述铸口为两个半圆筒组合并朝向所述半圆环外筒壁外部伸出,所述半圆环外筒壁位于所述铸口内的部分形成缝隙状的铸孔。
进一步地,外筒和内筒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定位槽和定位支撑,所述定位支撑柱卡设在所述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在外筒的两端的上下位置设置向内凹陷的定位槽,在内筒的两端上下对应地设置向外凸出的定位支撑柱。
进一步地,所述下外筒和所述上外筒的半圆环外筒壁的两端相对于所述铸口相反的一侧设置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用于浇铸时支撑所述浇铸模型摆放平稳。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的两端还设置有拆放模柱,所述拆放模柱用于作为装模和/或拆模时的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下外筒和所述上外筒的半圆环外筒壁外表面还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用于装模和/或拆模时支撑所述浇铸模型摆放平稳。
进一步地,所述浇铸模型用于浇铸圆管、锥管、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三联富润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三联富润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66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