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飞弧塑壳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78286.1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8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郑金宝;陈建景;万江华;袁夫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1/08;H01H7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孙晓林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飞弧塑壳 断路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飞弧塑壳断路器,包括基座、中盖、面盖、操作机构、触头系统、灭弧罩、进线接线端子、出线接线端子,所述的中盖上对应进线接线端子、出线接线端子处分别设置有零飞弧灭弧装置,所述的零飞弧灭弧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中盖的多个接线端子腔内的零飞弧灭弧室、设置在中盖上且罩盖在零飞弧灭弧室上的端子盖,所述的零飞弧灭弧室包括设置在接线端子腔内的隔弧罩、设置在隔弧罩内的灭弧栅片,所述的隔弧罩上设置有锁定片,所述的锁定片的一端穿过端子盖的通孔且设置有露在端子盖外的铅封孔,所述的端子盖上设置有与铅封孔相配合的锁定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装配便捷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飞弧塑壳断路器。
背景技术
塑壳断路器广泛应用于工农业、交通、矿山、民用建筑和国防等部门,对电力的传输和分配、电动机的保护起很大作用,是低压电器中使用量大、使用面广的产品。塑壳断路器是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包括短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塑壳式断路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尤其在做分断试验的过程中,巨大的能量通过喷弧的方式进行释放,很多金属粒子跟随电弧直接喷涌而出,击穿断路器进线端挡板,飞出断路器外部,因此一般断路器会规定飞弧距离。即便如此,飞弧粒子危害仍然很大,预防飞弧粒子方法有两个,一是从根本上控制断路器分断能量,减少飞弧现象;二是采用零飞弧罩阻断飞弧粒子。然而,现有的零飞弧塑壳断路器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从而该零飞弧塑壳断路器存在结构复杂、性能不可靠、装配不便捷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装配便捷的零飞弧塑壳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零飞弧塑壳断路器,包括基座、中盖、面盖、操作机构、触头系统、灭弧罩、进线接线端子、出线接线端子,所述的中盖上对应进线接线端子、出线接线端子处分别设置有零飞弧灭弧装置,所述的零飞弧灭弧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中盖的多个接线端子腔内的零飞弧灭弧室、设置在中盖上且罩盖在零飞弧灭弧室上的端子盖,所述的零飞弧灭弧室包括设置在接线端子腔内的隔弧罩、设置在隔弧罩内的灭弧栅片,所述的隔弧罩上设置有锁定片,所述的锁定片的一端穿过端子盖的通孔且设置有露在端子盖外的铅封孔,所述的端子盖上设置有与铅封孔相配合的锁定槽。
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为:在中盖上设置有零飞弧装置,零飞弧装置的零飞弧灭弧室可阻断飞弧粒子,可避免电弧飞出断路器外部,从而达到该塑壳断路器的零飞弧的目的。且零飞弧灭弧室的隔弧罩上设置有锁定片,从而便于零飞弧灭弧室与端子盖的装配,且锁定片上设置有铅封孔,可将零飞弧灭弧室锁定在端子盖上,避免他人随意拆卸。从而该塑壳断路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装配便捷、零飞弧的优点。
特别地,所述的隔弧罩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弹性卡子,所述的中盖的接线端子腔内对应个弹性卡子处分别设置有卡槽,所述的弹性卡子卡合在卡槽内,且构成隔弧罩与中盖的卡接配合。隔弧罩与中盖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从而便于该隔弧罩与中盖的装配,装配更便捷。
特别地,所述的隔弧罩上设置有容置腔,所述的灭弧栅片设置在容置腔内,所述的灭弧栅片采用板材多次折弯形成,且灭弧栅片上设置有设置有多个圆孔,所述的隔弧罩上设置有圆孔相连通的方形通孔。灭弧栅片采用多次折弯结构,有利于增大电弧与灭弧栅片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增强该塑壳断路器的灭弧效果。
特别地,所述的端子盖内对应每两个相邻的接线端子腔之间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隔离板,所述的中盖上对应隔离板处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的隔离板的一侧卡合在卡接槽内,且构成端子盖与中盖的卡接配合。端子盖上的隔离板可起到绝缘、隔离作用,有利于提高该塑壳断路器的安全性能,且端子盖与中盖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从而便于端子盖与中盖的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8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监测用流量计
- 下一篇:一种房建地下防水工程监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