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种子培育用恒温恒湿培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78410.4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76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菊;马学军;郑利娟;张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百农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6 | 分类号: | A01G9/16;A01G9/029;A01G13/00;A01G7/04;A61L2/10;A61L9/2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子 培育 恒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种子培育用恒温恒湿培育装置,包括恒温恒湿箱本体,恒温恒湿箱本体的内部插接有呈等距离分布的培育盒,且培育盒的内部卡接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第一边条、第二边条和若干个中心条,且中心条位于第一边条和第二边条之间,第一边条的一侧外壁上、第二边条的一侧外壁上和中心条的两侧外壁上均开有呈等距离分布的培育槽,且培育槽的内部填充有培养土,所述第二边条的一侧外壁上和中心条的一侧外壁上均一体成型有呈等距离分布的底板,且底板卡接在相邻的培育槽内部。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机构能够将每颗种子分开培育,从而防止种子在发芽后,多个种子的胚芽与根系纠缠在一起的情况发生,防止幼苗受到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种子培育用恒温恒湿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种子培养是指冷冻干燥管、沙土管中处于休眠状态的工业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在经过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的过程。
现有的种子恒温恒湿培育装置通常栽培用的培养土为连续无分隔状态,在种子发芽后,种子的胚芽与根系会纠缠在一起,在移栽时必须暴力扯开,此时可能会对幼苗造成损伤,并且在移栽时需要拉扯幼苗的茎部,将幼苗的根系拉出,也会对幼苗造成损伤。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种子培育用恒温恒湿培育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子的胚芽与根系会纠缠在一起且在移栽时需要拉扯幼苗的茎部,将幼苗的根系拉出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种子培育用恒温恒湿培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种子培育用恒温恒湿培育装置,包括恒温恒湿箱本体,所述恒温恒湿箱本体的内部插接有呈等距离分布的培育盒,且培育盒的内部卡接有定位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边条、第二边条和若干个中心条,且中心条位于第一边条和第二边条之间,所述第一边条的一侧外壁上、第二边条的一侧外壁上和中心条的两侧外壁上均开有呈等距离分布的培育槽,且培育槽的内部填充有培养土,所述第二边条的一侧外壁上和中心条的一侧外壁上均一体成型有呈等距离分布的底板,且底板卡接在相邻的培育槽内部。
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通过设置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能够将每颗种子分开培育,从而防止种子在发芽后,多个种子的胚芽与根系纠缠在一起的情况发生,从而在移栽时无需分离,防止幼苗受到损伤;通过设置的定位机构,在需要移栽时,定位机构的第一边条、中心条和第二边条能够相互分离,从而能够方便操作人员方便地将培养土整个取出移栽,而无需拉扯幼苗的根系将幼苗取出,够防止幼苗受到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培育盒的内部卡接有挡杆,且挡杆的顶部外壁上开有呈等距离分布的指孔。
进一步的,所述培育盒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开有插槽,所述培育盒底部外壁的两侧均开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插槽相互贯通。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的内部插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底端通过螺钉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培育盒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开有气槽,且气槽的内部通过螺钉安装有紫外灭菌灯。
进一步的,所述培育盒的顶部外壁上开有呈等距离分布的定位槽,所述培育盒的底部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呈等距离分布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卡接在定位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恒温恒湿箱本体的一侧外壁上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且箱门的一侧外壁上开有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能够将每颗种子分开培育,从而防止种子在发芽后,多个种子的胚芽与根系纠缠在一起的情况发生,从而在移栽时无需分离,防止幼苗受到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百农种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百农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84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