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余热利用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78915.0 | 申请日: | 2021-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6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顺;张志刚;顾朝光;李晓平;梁辉;王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顺昌分布式能源综合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41 | 分类号: | F24H1/41;F24H9/12;F24H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余热 利用 热水器 | ||
一种实用新型燃气余热利用热水器,结构是由烟箱、螺旋加热管及进出水口、主烟道室、左右侧副烟道室及保温层与系统热水循环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螺旋加热管位于烟箱中,螺旋管直段部分位于主烟道室,弯曲部分置于主烟道室两侧的副烟道室,烟气进入烟箱时形成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主流烟气进入主烟道室,侧流烟气进入副烟道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减排技术和低碳生活需求的热水器设备,特别是燃气炉灶余热利用的“燃气余热利用热水器”,其目的是为实现高温烟气排放二次能源流失和浪费尽可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回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热水需求量不断增大,市场品种繁多的热水器产品广泛为家庭、工厂、学校和商业服务等行业使用,其种类主要是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及空气能热水器等;由于国内经济体规模建设迅猛发展,燃气炉灶的使用量急聚增加并消耗大量的天然气能源伴随有大量的余热损失排放于大气,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告诫人们要实行低碳生活,对此燃气余热二次能源的利用极为重要,从目前来看市场主流热水器大多为高耗能产品,具有热回收功能的燃气余热利用热水器至今未见有投放市场。
多年来遍及全国的工厂、机关、学校和宾馆、饭店等,其餐厅厨房基本都在使用燃气大锅灶,燃气锅灶功能特点是热负荷大、烧饭炒菜速度快、还可设热水吊烧开热水,相对燃煤锅灶有热负荷利用率高、使用更加方便、清洁卫生、有害气体排放也较少等优点,由于燃气锅灶的使用是半敞开的散热较大,固有属性决定了热效率即热负利用率不足一半,大部分燃气热负荷变为高温烟气排放于大气;民以食为天,我国每个省都有数以万计的燃气锅灶常年累月的使用,大量的燃气高温烟气余热排放造成大量热能流失浪费,虽经多方努力和改进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内有节能减排领先企业,针对燃气锅灶热负荷利用率低热损失过大情况,研发了“锅灶余热利用开水器”又称“余热宝”,其产品配套安装在锅灶排烟口上使用,降低了排烟温度及有害气体排放,大大提高了锅灶热负荷利用率,节能效益明显可免费提供开水、热水;由于“余热宝”容积不大供开热水量有限,在锅灶连续使用较长时间过程中,只有不断使用开热水和补冷水加热才能实现较高的余热利用率,遇到开热水到100℃不能及时放出使用的话,排烟温度又将恢复,高温排放余热得不到利用,为了根本解决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余热宝开水器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结构的“燃气余热利用热水器”,也可称之为“余热宝热水器”用于燃气炉灶包括燃气锅灶和燃气锅炉排烟口上使用,经完善形成产品后使用效果有望接近全余热回收可供更多的大量生活热水,从而使原有燃气锅灶热负荷低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燃气余热利用热水器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能使燃气炉灶包括燃气锅炉、燃气锅灶排放的高温烟气余热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本实用新型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燃气余热利用热水器,结构是由烟箱、螺旋加热管及进出水口、主烟道室、左右侧副烟道室及保温层与系统热水循环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螺旋加热管位于烟箱中,螺旋管直段部分位于主烟道室内,弯曲部分置于主烟道室两侧的副烟道室内,烟气进入烟箱时形成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主流烟气进入主烟道室,侧流烟气进入副烟道室;其另一特征是:烟箱左右两侧内壁与主烟道室左右侧板形成副烟道室,主烟道室的侧板上、下端设有大排烟孔,主烟道室顶部低于左右侧板上端大排烟孔为密封盖板,主流烟气进入主烟道室冲刷螺旋加热管直段部分,侧流烟气从左右侧板下端大排烟孔进入副烟道室冲刷螺旋管弯曲部分;其又一特征是:主烟道室侧板上除了上、下端设大排烟孔外,中部还设有一定量的小排烟孔,当主流烟气进入主烟道室冲刷至顶部受阻后,便迂廻向下从两侧板中部小排烟孔流向副烟道室与侧流烟气汇合,再从副烟道室流向顶部经侧板上端大排烟孔流至汇总排烟腔从出口排放于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顺昌分布式能源综合应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顺昌分布式能源综合应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89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检测气瓶内胆瓶口气密性的工装
- 下一篇:水稻种子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