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茶自动化烘干、摊凉、收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80182.4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9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军;武世化;张文;刘定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安县老君眉茶场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B07B1/34;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爽 |
地址: | 438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自动化 烘干 摊凉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茶自动化烘干、摊凉、收料系统,包括烘干室,烘干室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贯穿烘干室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凹轮,烘干室内壁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双轴电机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凹轮进行转动,通过凹轮的不规则性,在弹簧的配合下进行上下抖动,从而对上方的茶叶进行过筛,不会将红茶破坏打碎,通过液压缸和限位件抬高筛网框的一侧,通过液压缸和弹簧的作用对筛网框进行一定的抖动,将筛网框上的红茶抖动下来,通过收料盒进行收集,有效的保障了红茶整体的完整性,速度红茶有一个很好的卖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挑选桌,特别涉及一种红茶自动化烘干、摊凉、收料系统。
背景技术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烘干和摊凉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
现有的技术中,红茶在进行烘干时,都是直接扒开堆积的茶叶,或者对茶叶进行搅拌,才能使得茶叶能够受热均匀,但是这些方式都容易将茶叶破坏打碎,从而影响茶叶的质量,摊凉过后的茶叶容易出现沾附的现象,直接进行收料容易造成茶叶破碎的情况,对红茶整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使得茶叶没有一个很好的卖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自动化烘干、摊凉、收料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红茶在进行烘干时,都是直接扒开堆积的茶叶,或者对茶叶进行搅拌,才能使得茶叶能够受热均匀,但是这些方式都容易将茶叶破坏打碎,从而影响茶叶的质量,摊凉过后的茶叶容易出现沾附的现象,直接进行收料容易造成茶叶破碎的情况,对红茶整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使得茶叶没有一个很好的卖相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茶自动化烘干、摊凉、收料系统,包括烘干室,所述烘干室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烘干室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凹轮,所述烘干室内壁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卡合连接有放置结构,所述放置结构由筛网框、多个弹簧和固定件组成;所述烘干室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件,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限位件和固定柱的顶端均开设有卡槽,所述限位件和固定柱均通过卡槽与放置结构卡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弹簧固定安装在筛网框底端的两侧,所述固定件与弹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烘干室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烘干室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副齿轮,所述副齿轮与主齿轮啮合传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副齿轮与主齿轮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扇,烘干室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加热丝,多个所述加热丝与第一风扇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轴电机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与筛网框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一侧放置有收料盒,所述收料盒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安县老君眉茶场,未经红安县老君眉茶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801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