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件接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83094.X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5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冷明;周琦;贺琦;张剑峰;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2404 | 分类号: | H01R4/2404;H02S40/3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李宇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接地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接地装置,其包括一组光伏组件的金属框架和用于安装光伏组件的光伏支架,所述光伏组件两端的金属框架与光伏支架之间安装边导电刺片,所述光伏组件中部的金属框架与光伏支架之间安装中导电刺片,所述边导电刺片和所述中导电刺片的一面分别具有至少四个可刺穿所述金属框架的保护膜的导电尖刺,另一面与所述光伏支架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电尖刺对光伏组件金属边框的保护膜进行刺破,实现光伏组件与其光伏支架的接地导通,在满足防雷接地电阻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省了施工工序,极大的提高了组件防雷接地的冗余度,增加了系统防雷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电站,特别是一种光伏组件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及社会对防雷减灾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新能源中太阳能光伏电站,雷电防护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可靠的防雷技术对光伏电站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集中式大型光伏电站主要由光伏方阵、汇流箱、逆变器、箱变、交流配电柜、电网接入系统(升压、计量设备等)、交/直流电缆、监控及通讯装置、防雷接地装置等组成。
光伏电站光伏场区的接地,通常是利用光伏方阵的光伏组件四周的铝合金金属框架作为接闪装置,再直接利用光伏支架与地网连接。接地施工中,各金属件之间应保证可靠连接,即要求每列光伏方阵的各光伏组件的金属框架应相互电气连通,各金属框架或夹件应与光伏支架可靠连接,每列光伏支架应至少两点就近与光伏方阵接地网连接。连接光伏发电单元的信号线路屏蔽层、金属屏蔽管均应与光伏方阵的光伏支架进行等电位连接。
目前,光伏组件之间、光伏组件与光伏支撑架之间的接地主要采用黄绿线连接。这种接地连接方式具有简单、易施工等优点,但经过实践证明,由于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原因,黄绿线常出现漏接、接头松散、接头断裂等情况。此外由于光伏组件与光伏支架之间的接地连接为单点连接,系统冗余度不足,从而易造成整组接地失效的情况。为了改变传统光伏组件接地方式的缺陷,发展一种施工方便、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冗余度高的接地方式,对整个光伏电站的防雷设计及安全保证显得额外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光伏电站接地连接不可靠,冗余度不足的状况,提供一种能提高光伏组件的金属框架与光伏支架之间防雷接地可靠性的光伏组件接地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接地装置,其包括一组光伏组件的金属框架和用于安装光伏组件的光伏支架,所述光伏组件两端的金属框架与光伏支架之间安装边导电刺片,所述光伏组件中部的金属框架与光伏支架之间安装中导电刺片,所述边导电刺片和所述中导电刺片的一面分别具有至少四个可刺穿所述金属框架的保护膜的导电尖刺,另一面与所述光伏支架接触。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光伏组件的金属框架与光伏支架之间安装边导电刺片或中导电刺片,通过导电尖刺刺破光伏组件金属边框的保护膜(氧化铝薄膜),从而将光伏组件的金属框架与光伏支架接地导通,在满足防雷接地电阻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省了施工工序。此外,该接地方式将每块组件至少4点与光伏支架进行连接,极大的提高了组件防雷接地的冗余度,增加了系统防雷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边导电刺片包括边刺片主体,所述边刺片主体上冲制多个第一通孔,各第一通孔上一体设置至少四个所述导电尖刺。
优选地,所述边刺片主体的一端设置第一安装孔,另一端呈矩形分布四个所述第一通孔。
优选地,所述光伏组件两端的金属框架上设置边压块,且所述金属框架经穿设所述边压块、第一安装孔的螺栓紧固于光伏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中导电刺片包括中刺片主体,所述中刺片主体上冲制多个第二通孔,各第二通孔上一体设置至少四个所述导电尖刺。
优选地,所述中刺片主体的中部设置第二安装孔,所述中刺片主体的两端呈矩形分布四个所述第二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830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器用功率元件的新型散热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调室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