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外板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84663.2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5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任伟;袁琳杰;杨银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临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发动机盖 加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外板加强结构,包括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板和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支架,所述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板和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支架分离设置,所述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板为框架板结构,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板和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支架上均设有用于与发动机盖外板相连的涂胶槽;所述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板和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支架上均设有支撑腿,通过支撑腿与发动机盖的内板相连。其结构在满足发动机盖外板抗凹性的同时重量更轻、成本更低、且更利于行人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外板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发动机盖外板加强结构大多数采用单一外板加强板的结构形式或者在内板上设计出支撑腿结构,通过在加强板或者内板与外板之间涂膨胀胶,对发动机盖外板起支撑作用,以满足发动加盖的抗凹性能。
如果采用单一外板加强板结构形式,为了满足发动机盖前部区域都满足抗凹要求,通常会导致外板加强板Y向尺寸大,重量重,材料利用率低,成本高,且不利于行人保护性能等;如果采用发动机盖内板设计支撑腿支撑外板的结构,发盖内板外观又不太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外板加强结构,其结构在满足发动机盖外板抗凹性的同时重量更轻、成本更低、且更利于行人保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汽车发动机盖外板加强结构,包括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板和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支架,所述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板和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支架分离设置,所述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板为框架板结构,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板和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支架上均设有用于与发动机盖外板相连的涂胶槽;所述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板和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支架上均设有支撑腿,通过支撑腿与发动机盖的内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板为方形框架结构,方形框架结构上形成有与发动机盖外板间隙均匀的加强板匹配面。
所述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板上的涂胶槽设在加强板匹配面上。
所述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板上的支撑腿为从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板边缘伸出的折弯部。
所述加强板匹配面上设有用于焊接定位的定位孔。
所述加强板匹配面上设有减重孔。
所述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支架为两个,两个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支架分别设在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板两侧。
所述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支架为条形板结构,条形板的端部形成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支架的加强支架支撑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汽车发动机盖外板加强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一个外板加强板与两个加强支架的组合,而不是采用单一的外板加强板的结构,可以为发动机盖外板提供足够的支撑满足发动机盖的抗凹性的同时,降低发动机盖的重量,同时由于采用这样的组合结构形式,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板Y向尺寸可以大大缩短,进而可采用钢板模而非铸造模制造,从而可大大降低零件生产成本,同时由于外板加强板与外板加强支架之间存在的间隙,采用该结构更有利于行人保护。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强板和加强支架在发盖上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强板和加强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A-A截面示意图。
图中:
1: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板 2:发动机盖外板加强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846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